物有本末事有始的感悟

@田学19610711944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出自哪里?
******6937百闻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见《礼记•大学》. 这两句大意是:天下万物有本有末,经营百事有始有终. 此二句以精当的语言,点出事物都有主要和次要的区别,言外之意就是:办事时应先抓住根本,抓住主要矛盾,那么枝节问题、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了.作者还认为事情都有开始和结束,因而要注意溯本求源,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此名句对分析问题,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田学19610711944 儒家明明德,格物和至善是什么意思 -
******6937百闻 一、解词: 1、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2、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3、至善:最好的最高的境界. 二、解析: 《大...

@田学19610711944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那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讲的是什么道... -
******6937百闻[答案] 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田学19610711944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有最精妙的解释的没 -
******6937百闻 能够掌握万物的本来,能够掌控人事变化的终结和开始,能够在有生之年开悟智慧,就接近道了.但这些并不是道.

@田学19610711944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承担的责任,有主有次,有轻 -
******6937百闻 C本题考查责任.“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意思是事物有根本有枝叶,办事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就能接近道(自然规律)了.它只强调国家、社会责任而忽视个人、家庭利益.

@田学19610711944 《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什么意思啊? -
******6937百闻 格物表层意思是对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深一层意是不被物质所束缚,去除物欲,因为这才是根本的规律,究竟的认识. 物有本末,即是说物质现象既有根本,也有表现.物质现象的根本就是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所谓的永恒不变的规律就是变化,就是易,就是无常,就是空,就是因果.而末就是表现,就是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生生死死,爱恨情仇,烦恼痛苦,就是“有”.物不单是指物体,也指事物和现象. 南无阿弥陀佛

@田学19610711944 关于本末倒置的名人名言 -
******6937百闻 本末倒置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ěn mò dào zhì ,意思是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词语辨析:【近义词】:轻重倒置、舍本求末、削足适履、杀头便冠喧宾夺主、反客为主、舍本逐末、本末颠倒 、 【反义词】...

@田学19610711944 ()末末,()终始,知所(),则近道矣 -
******6937百闻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暑假作业,可冷打错了

@田学19610711944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几句诗出自谁 -
******6937百闻[答案] 出自《大学》 前几句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有2种解释方法:1.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

@田学19610711944 “止学”读后感 -
******6937百闻 [“止学”读后感] 最近听翟鸿燊教授的课,听到其讲止学一讲 ,找来书看后,颇有感触,做一读后感:修养是两层意思,修就是戒,就是戒掉不好的习惯,养就是固,就是巩固好的习惯,“止学”读后感.修养之目的就是积淀品德的过程,常言...

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