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什么意思

【原文】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自将众趋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召问仲尼,仲尼曰:“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不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译文】
鲁人放火烧积泽,偏偏天刮北风,火势向南蔓延,眼看国境将受到波及。哀公鼓励百姓参与救火,但百姓只愿意驱赶野兽,不愿救火,哀公请教孔子。孔子说:“驱赶野兽任务轻松又不会受到责罚,救火不但辛苦危险,又没有奖赏,所以没有人愿意救火。”
哀公认为有理。
孔子又说:“事情紧急来不及行赏,再说凡是参与救火的人都有赏,那么国库的钱赏不到一千人就光了。事到如今,只好下令不救火者一律论罪。”于是哀公下令:“凡是不参与救火者,比照战败降敌之罪;只驱赶野兽者,比照擅入禁区之罪。”命令还未遍及全国,积泽的大火已被扑灭。

〔评译文〕
宋朝贾似道(字师宪,度宗时权倾一时,后为郑虎臣所杀)为丞相时,临安大火,贾似道正在距临安二十里外的葛岭,不断有人到葛岭向贾似道报告临安大火的消息。贾似道说:“等火势蔓延到太庙时再说。”
不久,有使者报告说火势蔓延已快至太庙。贾似道乘坐小轿,由四名大力士用椎剑护卫,每行一里多路便更换轿夫,所以一会儿便来到太庙前。接着,贾似道命所有人员恭敬肃立,说道:“若太庙被焚,就斩殿帅问罪。”不久,大火便在殿帅率众奋勇扑救下熄灭。
贾似道虽是奸臣,但他令出必行,行事明快的作风,也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孔子献计灭火中 不及以赏救火者 的及的解释~

鲁人放火烧积泽,偏偏天刮北风,火势向南蔓延,眼看国境将受到波及。哀公鼓励百姓参与救火,但百姓只愿意驱赶野兽,不愿救火,哀公请教孔子。孔子说:“驱赶野兽任务轻松又不会受到责罚,救火不但辛苦危险,又没有奖赏,所以没有人愿意救火。”哀公认为有理。孔子又说:“事情紧急来不及行赏,再说凡是参与救火的人都有赏,那么国库的钱赏不到一千人就光了。事到如今,只好下令不救火者一律论罪。”于是哀公下令:“凡是不参与救火者,比照战败降敌之罪;只驱赶野兽者,比照擅入禁区之罪。”命令还未遍及全国,积泽的大火已被扑灭。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①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 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鲁人烧积泽》阅读答案】《鲁人烧积泽》阅读答案。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②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注释】①趣:同“促”,督促。 ②比降北:等同降敌。
鲁人放火烧积泽,偏偏天刮北风,火势向南蔓延,眼看国家都城将要受到波及。哀公鼓励百姓参与救火,但百姓只愿意驱赶野兽,没有人愿意救火,哀公向孔子请教。孔子说:“驱赶野兽任务轻松却不会受到责罚,救火不但辛苦危险,又没有奖赏,所以没有人愿意救火。”哀公认为(孔子说的)有道理。孔子又说:“事情紧急来不及行赏,再说凡是参与救火的人都有赏,那么国都不足够用来赏赐给他们。如今,请允许我使用刑法。”于是哀公下令:“凡是不参与救火者,比照降敌之罪处理;只驱赶野兽的人,按照坐牢之罪。”命令还未遍及全国上下,积泽的大火已被扑灭。


文中哀公两次说“善”,前者是同意孔子对众人不救火的原因分析 ;后者是同意孔子提出的让众人救火的方案。

#15217317250# 信赏必罚 阅读答案 - ******
#后菡# 古文: 越王问于大夫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 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 “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

#15217317250# 负薪救火典故 - ******
#后菡# 释义 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出处 《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史记·魏世家》:“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示例 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15217317250# 给“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之赏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断句(限断三处) - ******
#后菡# 人之救火死者; 比; 死敌之赏; 而; 不死者比胜敌之赏

#15217317250# 《盐铁论》卷十 - ******
#后菡#《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下面请看我带来的《盐铁论》卷十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来阅读! 刑德第五十五 大夫曰:“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罔疏则...

#15217317250# 《庄子.渔父》翻译 - ******
#后菡# 《庄子·渔 父》翻译 【题解】 “渔父”为一捕鱼的老人,这里用作篇名.篇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 全文写了孔子见到渔父以及和渔父对话的全过程.首先是渔父跟孔子...

#15217317250# 《孙膑兵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
#后菡# 孙膑撰.孙膑,战国时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东南)人,孙武的 后世子孙.... 强调“间于天地 之间,莫贵于人”.(7)《八阵》,提出了选将的条件,论述用“八阵...

#15217317250# 中国传统文化教程孙子军事谋略思想有哪些? ******
#后菡# 孙子兵法的军事谋略思想 《孙子兵法》的中心思想是力求以智谋胜敌,而不只是以力... 《孙子兵法》强调主动,主要体现在“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先胜而后...

#15217317250# 关于上海卷语文古诗词默写的问题应该有25篇必被篇目谁能提供一下具 ******
#后菡# 上海高考语文课内背诵篇目 (一)古代散文部分(6篇)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

  • 而火不救而用法(孔子献计救火)
  • 答: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 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

  •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 答:』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於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於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成驩谓齐王曰:『王太仁,太不忍人。』王...

  • 有关鲁迅的文言文
  • 答: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鲁人烧积泽》阅读答案】《鲁人烧积泽》阅读答案。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②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注释...

  • 《谏太宗十思疏》全文翻译?
  • 答: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

  • 《孔子集语》卷十(3)
  • 答: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

  • 韩非子原文及译文
  • 答:《五蠹》,蠹字意指由内部危损整体的木中之蛀虫,五蠹指五种蛀虫,韩非认为五蠹藏于学者(儒士)、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墨家人士)、患御者(逃兵的人)、商工之民(工商企业),等,为扰乱君王法治的五种人,考量国家形势,不...

  • 《管子·禁藏第53下》诗解
  • 答:所以,善治国者要用“害”来约束人们,用“利”来引导人们,能掌握人们利害者,则财富增加而过错减少。 凡人之常情,见利没有不追求的,见害没有不想躲避的。 商人做买卖,一天赶两天的路,夜以继日,千里迢迢而不以为远,是因为利在...

  • 有度文言文翻译和原文
  • 答: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

  • 《贞观君臣论治》全文翻译是什么?
  • 答: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

  • 韩非子文言文答案
  • 答: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8]。 内间主之情以告外[9]。外内为重[10],诸臣百吏以为害。 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故人臣执柄而擅禁[11]。明为己者...

    为传递更多家电数码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