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岳阳楼记》

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那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那君主担忧。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哎!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

就为那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那君主担忧。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哎!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这句话怎么翻译?~

(1)翻译: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出自:范仲淹 《岳阳楼记》
(3)《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扩展资料:
(1)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2)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小题1:(1)无,没有 (2)脊梁弯曲,这里借指老人 (3)摆放,放置 (4)古代的一种酒器小题1: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小题1:(1)不因为物(财物、外物)的丰富、富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2)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他们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小题1:B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小题1:学生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小题1:B.《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

#13837717735# 名句名篇默写.(1)《岳阳楼记》写道,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 - ******
#璩莎# (1)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而乐亦无穷也 (3)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高贵者也 花之君子者也 (4)心远地自偏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君子生非异也 (7)神人无功 (8)师不必贤于弟子

#13837717735# “或异二者之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 ******
#璩莎# 二者---以物喜,以己悲 为的意思是仁人之心 文中具体指上文“以物喜,以己悲”的“人”

#13837717735# 古仁人之心指什么 ******
#璩莎# 古仁人之心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即先人后己的济世思想.古仁人之心意思是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出自《岳阳楼记》.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3837717735# 范仲淹名句及出处 - ******
#璩莎# 范仲淹的千古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意思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3837717735#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之,而的意思 - ******
#璩莎# 之是助词,表示修饰关系,意思是的.而字应是表承接、顺接的用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然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

#13837717735#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能已悲;? ******
#璩莎# B

#13837717735#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这句话怎么翻译? - ******
#璩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翻译:我曾经探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 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人生追求: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13837717735# 阅读甲 - 、乙 - 两文[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璩莎# 1.(1)这里指思想感情,(2)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3)有人(4)这2.(2)译文:我应该不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4. 范仲淹贬放邓州城后乐先忧

#13837717735# 乐天下人之乐忧天下人之忧古诗 ******
#璩莎# 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3837717735# “嗟夫”什么意思? - ******
#璩莎#【释义】:表示感叹的语气词,通常都独立置于一句之前,同“嗟乎”. 嗟夫 【拼音】:jiē fú 【造句】: 1、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嗟夫!久远的刿目怵心之景历历在“娄”. 3、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 4、嗟夫,世事变化,如白云苍狗,不可捉摸,正是天道昭彰,报应不爽啊! 5、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嗟夫……吾谁与归?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 答:(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 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作者的什么情怀
  •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的本义就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心关国家大事。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原文选段: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 "古仁人"是一种怎样的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
  • 答:全文(节选)如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如下: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 ...得无异乎”和“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分别指什 ...
  • 答:原文: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白话译文: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

  • 岳阳楼记最后一段使用了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 答:《岳阳楼记》(最后一段)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白话译文: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

  • ...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_百度知...
  • 答:(2)这样。(3)没有。2、(1)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2)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偏僻的江湖边时,就为国君担忧。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一般的)迁客骚人。4、一方面希望滕子京拥有古仁人之心...

  • 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的其的意思
  • 答:其:人称代词,这里指他们(百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意思是: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出处: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原文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什么意思
  • 答: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的什么内容?
  • 答:"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

  • 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
  • 答:古仁人之心指的是古仁人的思想;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思想 ,一般也称"观念",其活动的结果,属于认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

    为传递更多家电数码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