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如何解释喜欢做幼稚或极端行为引别人注意的行为?

我家老二之前就是这样,她会故意大声说话,故意跟你作对,你越不让她做,她越要做。

后来学习了心理学以后我知道,孩子是自小缺乏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的表现。

小时候过多的把她放到姥姥家,上幼儿园以后才带在自己身边。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会有意识的纠正她的一些行为和言语。但是后来发现越纠正越严重,因为她无意识的目的就是引起你的注意。

看到她行为背后的需求以后,我就开始调整跟孩子的互动模式,从肯定她开始,孩子的世界没有对错,她就是希望被看见。

不管她做什么,都去看到她积极的动机和好的那一面,看到她肯定她,经过半年的时间孩子变化很大。

因此有这些行为表现的人,是潜意识安全感和我价值观的缺乏的表现。

小孩子这种表现就需要父母给补。如果是大人这样就要疗愈自己,然后自我成长,自己滋养自己疗愈那些曾经的成长创伤。

大家好,我是5分钟心里,我的回答是:属于表演型人格障碍主要特征。

表演型人格障碍,也称为幼稚型人格障碍,此类人格障碍的人经常以非常夸张的语言或者行为来吸引他人的注意,经常在行为上带有挑逗的表现,以自我表现为主,过分的动作和言行去吸引别人的注意,具有一定自我很强的暗示性和依赖性,放任自我,非常自私,不为他人考虑,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在语言和行为上显示出非常幼稚的表现。

1,喜欢让人关注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情绪性变化非常大,行为和语言都有很夸张的体现,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瞬间能把情绪不断的变化,而具有一定的表演目的,确实有表演性人格障碍的人具备一定的表演才能,在演技方面非常逼真,特别是在模仿方面非常到位,装腔作势的样子也都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所有夸张,幼稚的表演,就是为了得到人们的关注。

2,自我暗示性和想象性非常丰富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很容易自我暗示,并且有很强的接受他人的暗示的思维,他们经常把自己所想象的或是产生的幻想当成现实的存在,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如果他们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一种刺激表演欲望的时候,会通过他们自己的想象或者幻想,去刺激自己的情绪来达到表演的目的,激发内心表演情绪而得到体验。

3,喜欢用 情感 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表演性人格的人 情感 非常丰富,对任何事情和人表现出热情的态度,但是不具备稳定性,情绪变化非常大,起伏性难以琢磨一会儿对你热情,一会儿对你冷淡,所以他们 情感 变化突出的显示出他们内心情绪所产生的激动反应,促使他们在自我表演上的多样化和丰富化,正是这样他们情绪的反应给人一种过分的印象,所以往往在表演的时候给人一种非常浅浮,没有深度和真实感的感觉,特别是在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时候使人感觉到非常的厌恶。

4,喜欢耍小聪明来满足自己

表演性人格从表面上来看显得很聪明,有些行为容易令人怜悯,他们经常显示出温和的心态来对待别人,但也经常玩弄一些花招,骗取别人的信任,在人际关系上看着很好,但是都是表面上的现象,和别人的交往没有任何深度,更谈不上友情,经常说谎欺骗朋友或亲人,有时又大献殷勤。做事非常任性,特别是强求于别人的帮助,有可能采用威胁的语言,从来就不顾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只顾以自己的利益所得,实际上他们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感。

5,主观意识主导一切

任何事情都与他们自己为中心,从来不客观的去对待事物和人,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你在言谈话语当中都要表现符合他的心意,他才能表现出热情,甚至是欣喜若狂,这些人敏感性非常强,有时对人和事非常的冷淡,特别是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语言或者行为出现时,会产生很大的怒火甚至有攻击人的行为。

6,缺乏逻辑性思维

表演性人格的人在一般的问题和事情上从来不注意所产生的因果关系,更不注意过程中的细节也不愿接受结果他们不愿意对任何问题去分析和判断对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缺乏逻辑性的思维安排一般情况下表演性人格多有抑郁情绪的存在,自己也说不出原因经常向别人诉说是事而非的事情让人难以理解。表演性人格女性患者比较多,喜欢展示自己的性感,会用带有暧昧的表情去引诱他人,但自己并感觉不到。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类疾病,发病病理机制不明确,现在也没有任何针对表演型人格治疗的药物,只能用其他精神病类药物代替来控制症状的发生,在心理治疗方面不论是认知疗法还是脱敏疗法疗效都不理想,表演型人格障碍,发病一般在20岁上下的人比较多,女性的占有率为多数,男性多以癔症为主,此种疾病一般情况下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恐怕跟随患者一生,因为人格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的,只能用药物缓解或者阻止症状的发生,目前对表演性人格障碍没有其他太好的治疗办法。

谢谢悟空的邀请!

对做出幼稚或者极端的一些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的举动,从心理学层面解读,就是他想吸引别人的关注。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极度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的。

我接待过一个高二的一个男孩,是家长送他来做咨询的,他来咨询的原因是每次上课的时候,他总会发出一些阴阳怪调的声音,有的时候是故意接老师的话,有的时候是上自习的时候,他做出一些怪声音。搞的老师上课时总要留意他,时不时的都要提防他会不会又发出怪声,来扰乱课堂秩序。

后来了解到的信息是,这个男孩他学习不是很好,前不久,他爸爸妈妈又给他生了一个小弟弟,全家人的这个关注的目光全都投入到了他的小弟弟身上,他就觉得自己在家里找不到位子了,而在学校他的成绩又不太出众,他也觉得班级中有他没他都是这样,然后他就觉得一下子被整个世界给抛弃了。

人都是渴望被关注的,这也是人的一个本能,在这种本能驱动下,有一次上自习课,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发出了一个怪声,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所有人都朝他看,他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存在的这个价值,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又发展成老师上课的时候接老师的话,他的这种幼稚的或者极端的行为,无非就是想引起大家对他的一种关注,让他找到一种存在感。

在心理学上我们不仅仅观察一个行为,我们更多的是要找到这种行为背后的意图,进而再找到这种意图的背后,掺杂着当事人什么样的 情感 或者情绪,这样才能找到产生这种行为的真正原因,才能真正的帮到当事人!

我们的身边一定有这样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常常通过大声说话来吸引别的人目光,甚至不惜装疯卖傻。他的情绪起伏不定,表达的方式也会较为夸张、亢奋。

在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常常称这种人格为表演型人格。这是一种过度情绪化并急需寻求别人注意或认可的人格。

表演型人格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或换句话说,没有一种人格是绝对的正面或绝对的负面。每一个表演型人格的人都是参透别人内心的大师。他们热情亲切,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开朗幽默,并且他们有着不错的社交能力。因为喜好表现自己,这类人群还可能有较好的艺术表现才能,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什么事会得到别人的褒奖,做什么事能最大程度上引人注意。

然而说到缺点,那就是他们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为极其需要别人的注意,自然追逐权威名声,他们的爱好、观点、态度也经常随波逐流;比起他人的感受,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完全不理会别人到底有什么需求;虚伪,表现出来的样子和真实的自我相差甚远,得不到别人发自内心的信任。

总之,给人的印象就是“短期接触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但是不值得深交。”

从心里咨询的角度看,这些表演性的冲动行为,源于内心无意识的羞耻和恐惧,是对别人关注的强烈依赖愿望。她们内心有很多强烈而冲突的情绪,包括害怕,耻辱和罪恶感。

是由于 社会 和自身的压抑无法充分表达出来,而偶尔发作的表演行为,其实是内心无意识冲突的一种体现。她们寻求注意是渴望获得接纳的无意识的需求,她们极端的 情感 ,是对即将面临的事情极度焦虑,特别是向自认强大的人表达自己。通过幼稚化和自我贬低,她们不指望别人能够尊重自己的感受,她们倾向于放大自己的情绪来缓解焦虑,同时暗示自己的态度并非严肃认真的。

她们的内心深处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可对竞争又感到焦虑和虚弱无力。而采取的行动方式充满孩子气,弱小、害怕又充满矛盾。在做各种极端行动时,内心无意识通常是害怕的,可是行为上表现出相反的行为。

她们感觉到自己比他人卑微,却又喜欢成为注意的中心,她们害怕攻击和侵犯,却喜欢表现出勇敢英雄的姿态,她们害怕权威,却又喜欢挑衅。这种行为是一种掩盖也是一种呼唤,呼唤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却压抑了对自己的感知。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应协助她们去关注自己的无意识需求,避免压抑导致焦虑,幻想和躯体化症状,学会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自身价值,这样自己可以发展出更加成熟的自我人格,也避免和减少过分焦虑造成的极端行为。

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外,主要还具有 社会 属性。

人的 社会 性,决定了人群居而产生的参与 社会 的需要。在 社会 活动中,人与人交往中慢慢地产生了自尊的需要,产生了归属感,有了需要和被需要的感受。这就是人的需要的理论基础。

懂了这点,当人们在生活中缺失了这些需要感时,就会产生不舒服,就会用一些特定的行为来弥补内心的这种缺失感,因此就看到了你问题中提出的现象。

老师好 !

您来提问 是带有引导性滴……

关注您啦!

这类人群本身具有双重性格的个性,加上自我没有修养所导致的心理效应,没办法自我约束而形成的。这是个人观点。

所谓的"心里"医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人生.生活中的成长就是要学会"观察.思考.悟"。

但是.首先要有一棵充满阳光 健康 美丽的"心灵"。

不会观察.思考。没有一棵充满阳光 健康 美丽的心灵,自己都是"病人",怎么能有资格当医生给别人看病呢?[耶][耶][耶][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源于内心压力的释放。

因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这些困难会产生压力,可能不会表现出来,但是日积月累总是需要释放的。

有的人释放压力的表现是 娱乐 ,而有的人是通过吸引他人注意力获取愉悦,释放压力。

~

#14725979030# 真诚的爱好和究极的偏见也需要被理解是什么意思? - ******
#庄房# 偏见是人们认识世界万事万物所萌动的臆断情由,它携带着主观意识情感看问题,论人就事.区别:偏见异于误解.偏见根源于认识者的偏颇式心理,而误解是根源于对象的复杂性.偏见也异于成见,成见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异于预定...

#14725979030# 请用心理学理论解释为什么有的人会是贱骨头? - ******
#庄房# 心理学上没有贱骨头.呵呵,大家都说了,至于贱骨头的后一个释义的心理学解释参照lixiaokun5 的马斯洛的那个解释就差不多,个人认为很合理.所以我来试着解释不自重和不知好歹的人的心理吧.首先注意,这个世界上没有主观上犯贱的人...

#14725979030# 很幼稚在心理学上叫什么?仅仅是不成熟么 ******
#庄房# 人都有个年龄段,现在你还年轻,没经历多少,人生是在坎坷中成长的,以后经历得多了,遇到的事情多了就会变成熟的,男生变成男人,需要不仅仅是身理上的发育,更是心灵的成长.

#14725979030# 心理学上的acquisition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 ******
#庄房# 习得 心理学上把个体在学习的两个刺激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称为习得.具体指条件反射的建立,即一个无关刺激与一个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多次同时或先后出现,使个体对无关刺激产生积极反应的现象.

#14725979030# 「心理学高手进」表面幼稚,内心成熟,代表什么? - ******
#庄房# 你交际的圈子可能都是些学生,在他们面前,你可能觉得自己成熟.假如,你和成人,学有成就专家在一起,你还会有这种感觉吗?还会隐藏自己的成熟吗?以我来看,无论从表面还是从内在,你还是幼稚的.成熟不需要隐藏,幼稚也不是能够很好地装出来的.除非你是演员,或者,你是个经过培训的间谍.从你讲的情况来看,你只是不愿更多地向别人讲内心的话,比较内向,可能还影响了和人交往.就一般而言,内向的人就不善和人交往,这也没有什么可将不通的.

#14725979030# 请问心理幼稚症是彼得潘综合症么 - ******
#庄房# 看了你的问题,首先是两个方面的问题,这里给你解释一下:彼得潘是童话中出现的人物,人们把一种即使年纪已经很大了,但行动与个性却还像小孩子的人称为 「彼得潘症候群」患者.有彼得潘症候群的人,与其他人相处,他们更喜欢自己...

#14725979030# 青春期为什么会出现叛逆行为,通过心理和生理特点来解释这一现象 - ******
#庄房# 第一:主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1、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

#14725979030# 为什么喜欢心理学,哲学的人在生活上幼稚 - ******
#庄房# 也是这不是幼稚 ,大智若愚,看得透彻就比较随意吧

#14725979030# 请教几个现象在心理学上的解释,谢谢!! - ******
#庄房# 这种问题我曾经回答过 其实心理学的定义是理性而抽象的 所以理解心理活动的定义 首先要从自己本身开始理解起 首先你的第一个问题 争强好胜 这里面内含的知识面就非常广 片面的定义是不可取的 (不要嫌我啰嗦- -) 在人类心灵发展的路程 ...

  • 心理学:为什么有人喜欢做幼稚行为引别人的注意
  • 答:有的人通过正当方式或许所需的存在感如慈善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希望小学 有的人则用极端或幼稚的方式获取如通过连续犯罪博取社会关注 而当众脱衣服和扮低能人士等行为也可以用心理学上内心防御机制中的退化来解释: 退化防御机制...

  • 如何理解“极端心理”?
  • 答:“极端心理”是指人们在思想、情绪或行为上表现出极端、极端化的倾向或特征。它反映了个体在某些方面的异常或断裂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中,极端心理可以涉及各种方面,如极端情绪、极端态度、极端行为等。以下是对不同极端心理...

  • 什么是极端行为?
  • 答: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极端行为的心理学解释:1.心理需求不满足:当个体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可能会采取极端行为来满足这些需求。2.社会认同和归属感缺乏:当个体缺乏社会认同和归属感时,可能会通过极端行为来获取他们认为能够满...

  • 我为什么总是喜欢走极端?
  • 答:看来你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遇到事情可能容易把它埋在心里不喜欢和人分享,也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不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可能你做事情也比较我行我素,往往比较能忍,但是往往到最后会走极端,你要学习控制自己...

  • 幼稚与成熟:生命中的两个极端
  • 答:在心理学领域,“幼稚”是指人的思维尚未达到成熟阶段,表现为行为、动作和想法的天真单纯。清新与活力幼稚与成熟,仿佛是生命中的两个极端,又如同生死轮回般紧密相连。这种单纯可爱,如Loli一般,但单纯与幼稚并不等同于纯洁。它们更像...

  • 容易极端的女人是什么心理
  • 答:3、爱钻牛角尖:主要是指处事特别的死脑筋,遇事不能够灵活的面对,个人的思想比较偏执,永远沉浸在自己的逻辑思维当中,而这种性格也特别容易走上极端。当出现心理压力过大或者是心理疾病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相应的调整,否则...

  •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为什么网络上容易出现极端行为?
  • 答:主要是一些心理扭曲的人为了宣泄自己负面情绪而发表的一些言论。

  • 但凡情感被忽视或挫折就极端倾向的在心理学上怎么解释
  • 答: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大人的这种不正常现象。但是换个角度来讲,这样做对当事人来说是最安全的方式。这就是我根据动力心理学给出的解释。2、依恋理论的启示。Bowlby认为:”依恋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虽然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

  • 有些人很极端,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你怎么看?
  • 答: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极端的人,如果是你亲近的人希望你多宣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书籍,兴许会有些帮助。 第一:如果一贯这样,那么就是性格极端。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痛苦,并且愿意去改变,那么就是心理极端,并不能统一...

  • 在中国,为什么总是觉得很多年轻女人很幼稚和很做作
  • 答:看看心理学专家是如何看待女人装嫩这个事情的: 女人比男人更喜欢装嫩,女人一般“装嫩”10~12年 与张爱玲“8岁我要梳爱司头,10岁我要穿高跟鞋,16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的渴望相比,现在的女生喜欢“装嫩”,包...

    为传递更多家电数码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