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于成龙》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lián)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选自《聊斋·于成龙》)[注]①按:巡视,巡行。②窬:yú,洞,窟窿。

   译文 :

  中丞于成龙,巡视部属来到高邮。恰逢一大富人家将要嫁女,置办的嫁妆很多,夜晚被强盗挖墙进去席卷一空。刺史对此束手无策。于成龙下令将其他城门全部关闭,只留一个城门让行人来往出入,派吏盯守,严格搜查装载的东西。又发出告示,让全城之人,各自回到家中,等候第二天查点搜寻,务必查出赃物的'所藏之处。于是暗地里叮嘱守城官吏:如果有从城门中出出进进达到两次的人,就把他抓住。中午过后就抓得两人,他们除了自身外,身上并没有带着行装。于公说:“他们就是真正的盗贼。”二人不停诡辩。于公下令解开他的衣服搜查,见袍内还穿着两套女装,都是嫁妆衣物。原来是担心第二天大搜查,就急于转移赃物,可是物多又难以携带,所以就这样秘密地穿在身上多次出城。



~

#17520286161# 鱼和熊掌文言文 - ******
#松物#孟子《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17520286161#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 文言文 阅读 - ******
#松物#[答案]选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

#17520286161# 文言文《聊斋志异·义犬》哪些语句表现出义犬的义 - ******
#松物#[答案] 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 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 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17520286161# 君子之言译文 - ******
#松物# 原文: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君子之学也,入于身(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

#17520286161# 《小翠》原文及翻译赏析 - ******
#松物# 一、《聊斋志异》之《小翠》的古文翻译: 王太常,是江浙一带地方的人.他童年时,有一次白天卧床休息,忽然天色变得黑暗,雷电交加,一只比猫大一点的动物跳上床,躲在他身边.辗转不肯离开.一会雨过天晴,那动物便走了.这时他才...

#17520286161# 文言文 翻译 - ******
#松物#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不知道走了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流两岸走了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

#17520286161# 谁有《聊斋志异》序的全文及翻译? - ******
#松物# 1 蓝翎 《聊斋志异》序 一 《聊斋志异》曾被认为是文言小说之集大成者.单从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和某些表现手法来看,这个评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从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纵横面来看,这个评价就不够全面了.因此还需要作进一步的伸...

#17520286161# 《张仪受辱》原文及翻译 - ******
#松物# 原文: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

  • 清朝皇帝授卓异称号是何意
  • 卓异是朝廷对清朝官员考核的一个结论,同时也是对官员的一种高度认可。按照清制,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清代吏部每三年对京外文职官员进行一次考核,称为“大计”。“卓异”是“大计”的最高评价等级,只有“才守俱优者”,才能被推举。据《清史稿》记载...

  • 蒲松龄何时开始创作《聊斋志异》?
  • 康熙十八年(1679年),四十岁的蒲松龄开始在本县西蒲村毕际有家坐馆,这一年,他完成了狐鬼小说《聊斋志异》的初步结集,得到了高珩的序文。此后,他创作了《婚嫁全书》和《省身语录》等作品,与大诗人王士祯相识,作品也逐渐受到关注。晚年,蒲松龄的科举之路并未顺利,多次乡试犯规被黜。然而,他的...

  • 薄松龄的介绍
  •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人物简介 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 《聊斋志异》读后感
  • 2022-06-30 · TA获得超过17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8.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聊斋志异》读后感,欢...

  • 蒲松龄的简介
  • 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

  • 蒲松龄简介
  •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

  • 蒲松龄简介
  • 他为了温饱挖空心思;他一辈子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参加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非常痛苦;他为了写《聊斋志异》,受了很多的苦。《聊斋志异》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说,而《聊斋志异》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带有几分神奇的色彩。明代宗桢十三年,公元一六四零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夜间,山东淄川蒲家庄的商人...

  • 聊斋志异读后感
  • 这个暑假,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这本书笔锋奇特,我只看了一点,就彻底迷在里面,不由自拔了。这本书,是我国清代文学巨匠蒲松龄的作品。里面包含了491个鬼怪故事,是一部花费蒲松龄40多光阴的文言短篇小说。 此书分为四大板块,第一,作者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并嘲讽了贪财官污吏、恶霸豪绅的贪婪与狠毒,...

  • ...清康熙五十四年?和平年代的人?怎么写的《聊斋志异》里的故事...
  • e 明崇祯十三年( 1640年) 农历四月,蒲松龄生。 明崇祯十七年( 1644年) 清顺治元年 蒲松龄 5岁。 李自成军陷北京,崇祯帝自缢。清兵入关;李自成军败走。清定都北京。 顺治 14年(1657年) 蒲松龄 18岁。与刘氏成婚。 顺治 15年(1658年) 蒲松龄 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第一...

  • 蒲松龄 是哪个朝代的人?
  • 名藉藉诸生间”。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为传递更多家电数码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