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是怎样跌下神坛,逐渐被人遗忘的?

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窗口,CCTV自从1978年正式更名起,就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这一系列电视频道中,很多人都能够找到曾经属于自己的快乐,更是有一些他们特别爱看的节目。

CCTV也因此造就了很多经久不衰的栏目,更是捧红了很多有着远见卓识的名人,比如从2001年7月9日首次开播的《百家讲坛》,就是深受人民喜爱的节目之一。

要说《百家讲坛》最火的时候,甚至于成为了那个年代的特殊文化现象,大家都争相看这个栏目,了解一些自己从未了解过得史学常识,尤其是当中的于丹、易中天讲师等人,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如今虽然《百家讲坛》还在播,可观众却越来越少了,甚至于不少年轻人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都是一愣,不知道言之何物。


其实这也难怪,毕竟《百家讲坛》当年红起来主要还是迎上了一股中国的传统文化热,初入21世纪,中国由于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好起来了,开始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以及文化娱乐追求。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人民对于文化娱乐的需要就渐渐提高了,由于当时文娱本来就没什么花样,所以首先在国内掀起的就是一场国学热潮。

不得不说央视的眼光实在是毒辣,他们请来的这些专家讲的都是头头是道,很快就俘获了一大批想要吸收更多知识的观众,原本从知识匮乏的年代走过来的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历史文化也可以被说的这么有趣。

《百家讲坛》即是成名于此,同样的,于丹等讲师也是受益于此,他们转眼间从声名不显的无名学者摇身一变成了日进斗金的文化名人。

由于在21世纪初,人们普遍生活娱乐较为匮乏,看电视的时间变得尤为珍惜,所以《百家讲坛》才会变得更加好看,这就和饿了三天吃嘛嘛香是一个道理,尽管不可否认《百家讲坛》本身有其出彩的地方,但时代光环的加成却也是同样的重要。

同样的,从《百家讲坛》走红伊始来看,这也说明了为何这款节目如今会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这近二十年的时光里,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曾经抱着电视机的小朋友都已经一点点长大,爱好国学的老人们也学起了电子麻将,有时间看电视的人更是换了一批又一批。

于是乎,曾经的那些电视节目,都变得没那么受欢迎了,毕竟能拿出手机看网剧,谁还没事抱着电视机呢?《百家讲坛》也同样只留下了黏性最强的那一批观众。

节目专业性不足

除此之外,《百家讲坛》的衰落与百家讲坛自身水平的下降也是不无关系,尤其是这个栏目的含金量相对于观众来说降低了不少。

曾经那些爱看《百家讲坛》的观众,不少都是为了吸收新的知识,可事实上进入了21世纪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的平均知识储备更是水涨船高,《百家讲坛》这款节目上的一些观点对于很多观众来说都有些不够看了。

以前《百家讲坛》上有着一些眼光独到的“史学专家”,比如讲师于丹、易中天,尽管他们常常讲一些史学著作,但其实他们是文学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家,所以当易中天“品三国”的时候,当中不少的观点其实是夹带着自己的私货的。

这就使得他们在后来饱受网友们的诟病,毕竟很多人在真正学习过历史后,认识到了他们的不足。

更为奇怪的是,《百家讲坛》这款节目,哪怕这种将节目质量完全交托于讲师本人的模式饱受网友们的诟病,央视却始终沿用着这种过时的思路来制作节目。

后来的《百家讲坛》就更多地请了一些非专业人士来对专业领域品头论足,换句话说,有一段时间的《百家讲坛》,并非是以个人能力说话,而是以个人成绩作为评判讲师优劣的标准的。

要知道很多观众其实是不太了解那些领域的,所以观众的主观看法会有失偏颇,反应在收视率上就是,明明有一个讲师在台上胡说八道,却因为哗众取宠而被人捧上了天,等到观众反应过来了,《百家讲坛》遭到抛弃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当然,这样的说法也仅仅只是骇人听闻,幸好《百家讲坛》尽管专业素养不够,却一直没有发生这一类最令人担心的事情。

由于网络的普及,相信我们不少人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知识储备量,像《百家讲坛》这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知识获取途径也就变得毫不重要了。

如今还愿意看百家讲坛的人,往往是出于怀旧,或者是凑个热闹的心态而迟迟不肯放弃这个节目,不过要想真正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又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杂学,终究还是得交给学校或者是书本。

《百家讲坛》这款节目似乎还是延续着曾经的制作理念,所以才渐渐走上了下坡路,不过这也是说明了,倘若《百家讲坛》换一批更专业的专家学者,说不定也能再次延续曾经的收视传奇。

可为什么这款节目数十年如一日,都要以这样的方式为我们讲述那些历史、文学知识呢?其实,这同样与《百家讲坛》创立的初衷不无关系。

我们都知道,《百家讲坛》是诞生于当年那个文娱匮乏的社会环境的,换句话说,这款节目其实是很多人的国学启蒙,面向的观众,压根就不是学识渊博的人。

曾经央视有一款《走近科学》也是同样如此,节目中那些匪夷所思的故事总是以大跌眼镜作结,难道就是为了糊弄观众的吗?正因为这款节目所面向的,是那群容易被封建迷信思想糊弄的中老年人。

同样的道理,《百家讲坛》这款节目其实仅仅只是为了对那些从未接触过国学、文学的人进行启蒙,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好奇心。

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学生”们对《百家讲坛》所讲的东西产生兴趣以后,再要提高也就不归这款节目管了,所以说,收视率还真的就是《百家讲坛》这款节目的立足之本,倘若没人看又怎么能宣传历史文化呢?


试想如果让真正的专家学者来讲这些东西,故事很容易就会变得枯燥无味,毕竟真正的科学研究往往就是会有些无趣,这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国学水平来说自然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说到底,《百家讲坛》所讲述的历史终究还是历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今《百家讲坛》渐渐失去热度,正是中国人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攀升的体现。

小结:

尽管《百家讲坛》如今并没有二十一世纪初那么火了,但其实这也并非是什么坏事,倘若这款节目真的有一天要离开中央电视台了,恐怕节目制作组也会非常的高兴,毕竟讲师们的水平已经跟不上观众们的平均水平了呀。

当然了,在担心《百家讲坛》这款节目之余,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要知道,只要努力学习,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讲师。



就是因为后来导演组都换了,所以感觉节目就大变样,完全没有之前的味道,最后逐渐被别人遗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是因为节目质量的下降,还有节目内容的单一所导致的,还有内容缺乏的原因。

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东西都在网上可以看到,就很少有人看电视了。

~

#18714614270# 百家讲坛读后感600字 - ******
#贲诞#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大约成书于距今九百多年的宋朝.《三字经》来历无从精确考证,但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了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而且经后世学者不断增补,历久弥新.《三字...

#18714614270# 请问“明只一帝,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怎么理解 ******
#贲诞# 明朝真正的帝王只有一个,那就是高皇帝朱元璋;明朝真正的宰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居正.

#18714614270# 百家讲坛视频是怎样放到网上的? - ******
#贲诞# 录下来的有些电视有录放功能还有些事网络同步直播的同时录下来的一般情况下是卫星电视录下来的

#18714614270# 看《百家讲坛》的收获 - ******
#贲诞# 让我们在通俗的讲解中了解了许多深奥的历史知识.《百家讲坛》创新了一种新的历史学习途径,让更广大的大众对历史有所认识.让我们认识到获取知识不一定要从书本上,可以选择更有趣的途径.《百...

#18714614270# 一期百家讲坛的简单介绍 - ******
#贲诞# 两宋风云一宋朝的第六代皇帝宋神宗在位时,任用王安石变法,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富庶繁华,据现代专家统计,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了当时世界的80%,是明朝的10倍之多.但是在公元112...

  • 讲一讲有营养的综艺节目有哪些?
  • ‍‍我是在校大学生,我非常喜欢看《圆桌派》,这个综艺节目是是窦文涛主持的一档文化聊天节目,优酷独播,目前已播出三季。每期邀请三个嘉宾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邀请的嘉宾有马未都、许子东、马家辉、梁文道、蒋方舟等文化名人,是一档高品质的文化节目,我看了很多期,受益匪浅,是一个...

  • 演过乾隆皇帝的演员有哪些
  • 饰演过乾隆皇帝的演员如下:1、聂远 出自《延禧攻略》,聂远饰演乾隆被很多网友誉为是史上最萌也是最宠皇后的皇帝了,而聂远也凭借乾隆这个角色再度翻红了。2、郑少秋 出自《书剑恩仇录》和《戏说乾隆》,郑少秋饰演乾隆十分的帅气,也是红极一时的经典角色,这个版本的乾隆武功很高。3、吴孟达 出自《少年...

  • 纪晓岚和和绅是不是同一个朝代的?
  • 当然是一个 都是 清朝乾隆时期的啊 当然同朝为官 但是年龄差别很大 其实和绅红极一时的那阵子 纪晓岚已经是风烛残年该退休了 纪连海 百家讲坛讲过

  • 张晓龙人物关系(张晓龙的现实生活的妻子是谁)
  • 第一次认识马思纯是在《左耳》这部电影里面,她出演了一个别人眼中的坏女孩,后来《七月与安生》看到了马思纯演技的成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思纯是蒋雯丽的外甥女,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倪大红这个名字可能还是有部分人比较陌生,但最近红极一时的苏大强大家应该认识吧,那个把子女闹的团团转的苏大强就是倪大...

  • 辛弃疾的摸鱼儿是百家讲坛赵晓岚的第几集?
  • 那么面对这种阻碍他实现抗金理想的流言蜚语,他气愤了,于是他就说“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玉环飞燕就是指的杨玉环,赵飞燕,她们分别是唐玄宗和汉成帝的宠妃,这两个美女都是能歌善舞,红极一时,辛弃疾在这里告诫那些中伤他的人说,你呀不要以为自己长袖善舞,你们没有看到像杨玉环,赵飞燕那样受到皇帝...

  • 《鬓边不是海棠红》赏析
  • 故事的开篇场景是梨园会长姜容寿办寿宴,宴请北平名流宾朋,唯独自己的师侄商细蕊在接到寿宴邀请后却迟迟未到现场,丝毫不给师伯姜容寿面子,当下这位师侄可是梨园崭露头角的当红角儿。禁不住让观众们对人物关系有了许多的猜想,这个商细蕊是不是一个红极一时得意妄为目中无长辈的角儿,还是说这师伯师侄...

  • 易中天品三国 读后感20 篇
  •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2007-10-18 07:59当下的易中天被称为是百家讲坛中的“超女”,红极一时。当然,也有很多骂声,说他是曲解历史,误人子弟。在我读完《易中天品三国》后,没有像电视上说的那种“嫁人就嫁易中天”的冲动,也没感到他是一个曲解历史,哗众取宠的骗子。易中天是根据三国正史中的人物传志,用现代的...

  • 上官婉儿是什么人?
  • 逐渐走入权利的核心部分,这时她还只是个19 岁的小姑娘。 她是一个视政治和权利为生命的女人,而又在政治的领域中拥有着非凡的才华。她只是被她的奴婢身份限制了。是生存的恶劣环境使她不得不止于人臣的位置。武则天甚至与张昌宗在床榻间交欢时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儿正值情窦初开,免不得被引动,加上...

  • 在娱乐圈里,有哪些隐藏的亲属关系?
  • 于丹是著名的文化学者,前些年曾经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等系列讲座,普及和传播传统文化,曾经名噪一时。 于丹和张震的妈妈赵欣然是远房表姐妹关系,于丹是妹妹,张震应该叫于丹为表姨。 1980年代,于丹第一次和赵欣然通信,两家才恢复联系,那时候于丹还不是北师大教授,更没有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后来...

  • 媒介人格这个词来源于? 大家听过这个词吗“媒介人格” 来源于哪些专著...
  • 张艺谋导演眼中不会演戏的F4红极一时也就不足为奇,就像有的电视迷所说,“我喜欢的是花泽类,不是周渝民”。 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人物,是电视媒介运用各种元素,通过声画双通道表现的一个视觉形象。在电影和印刷品当中,画面承载的视觉形象是媒介表达主题的一种符号。而在电视中,同样是符号的视觉形象,被观众的认知...

    为传递更多家电数码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