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是什么意思?有例题解析最好!

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Approach)
  目录
  1 什么是因素分析法?
  2 因素分析法的方法
  3 运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
  4 采用因素分析法时注意的问题
  什么是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叫连环替代法,是指数法原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它根据指数法的原理,在分析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变动时,为了观察某一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将其他因素固定下来,如此逐项分析,逐项替代,故称 因素分析法或连环替代法。
  因素分析法的方法 :
  连环替代法
  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某一个财务指标及有关因素的关系由如下式子构成:实际指标:Po=×Bo×Co;标准指标:Ps=As×Bs×Cs;实际与标准的总差异为Po-Ps,P G 这一总差异同时受到A、B、C三个因素的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可分别由以下式子计算求得:
  A因素变动的影响:(Ao-As)×Bs×Cs;
  B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Bs)×Cs;
  C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Co-Cs)。
  最后,可以将以上三大因素各自的影响数相加就应该等于总差异Po-Ps。
  差额分析法
  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企业利润总额是由三个因素影响的,其表达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分析去年和今年的利润变化时可以分别算出今年利润总额的变化,以及三个影响因素与去年比较时不同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了解今年利润增加或减少是主要由三个因素中的哪个因素引起的。
  指标分解法
  例如资产利润率,可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的乘积。
  定基替代法
  分别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例如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运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
  1、确定需要分析的指标;
  2、确定影响该指标的各因素及与该指标的关系;
  3、计算确定各个因素影响的程度数额。
  采用因素分析法时注意的问题
  1、注意因素分解的关联性;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即计算每一个因素变动时,都是在前一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并采用连环比较的方法确定因素变化影响结果;
  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连环替代法计算的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会因替代计算的顺序不同而有差别,即其计算结果只是在某种假定前提下的结果,为此,财务分析人员在具体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力求使这种假定是合乎逻辑的假定,是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假定,这样,计算结果的假定性,就不会妨碍分析的有效性。
  是指确定影响因素,测量其影响程度,查明指标变动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 [编辑本段]应用目的   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
  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
  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它是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又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 [编辑本段]运用方式   一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它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这种方式在统计学上称之为动态分析。它可以有两种方法来进行。
  1、定基动态比率:即用某一时期的数值作为固定的基期指标数值,将其他的各期数值与其对比来分析。其计算公式为: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例如:以2000年为固定基期,分析2001年、2002年利润增长比率,假设某企业2000年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01年的净利润为120万元,2002年的净利润为150万元。则:
  2001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20÷100=120%
  2002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50÷100=150%
  2、环比动态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值为基期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值。仍以上例资料举例,则:
  2001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20÷100=120%
  2002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50÷120=125%
  二会计报表的比较
  会计报表的比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时,最好是既计算有关指标增减变动的绝对值,又计算其增减变动的相对值。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分析结果的片面性。
  例如:某企业利润表中反映2000年的净利润为50万元,2001年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02年的净利润为160万元。
  通过绝对值分析:2001年较2000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了100-50=50(万元);2002年较2001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了160-100=60(万元),说明2002年的效益增长好于2001年。
  而通过相对值分析:2001年较2000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100-50)÷50×100%=100%;2002年较2001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160-100)÷100×100%=60%。则说明2002年的效益增长明显不及2001年。
  三会计报表项目构成比较
  这种方式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100%,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这种方式较前两种更能准确地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它既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和盈利水平,但计算较为复杂。
  在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2、必须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3、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编辑本段]总体分类   趋势分析法总体上分四大类:(一)纵向分析法;(二)横向分析法;(三)标准分析法;(四)综合分析法。此外,趋势分析法还有一种趋势预测分析。
  趋势预测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等方法来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预测出可能的发展结果。以下先简要介绍如何运用趋势线性方程来作趋势预测分析,其它四类方法后面分别介绍。
  趋势线性方程是作趋势分析时,预测销售和收益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公式表示为:y=a+bx
  其中:a和b为常数,x表示时期系数的值,x是由分配确定,并要使∑x=0。为了使∑x=0。当时期数为偶数或奇数时,值的分配稍有不同。 [编辑本段]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TrendAnalysis)最初由Trigg's提出,采用Trigg's轨迹信号(Trigg'sTrackingSignal)对测定方法的误差进行监控。此种轨迹信号可反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共同作用,但不能对此二者分别进行监控。其后,Cembrowski等单独处理轨迹信号中的两个估计值,使之可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别进行监控,其—即为“准确度趋势”(均数)指示系统—Trigg's平均数规则,其二即为反映随机误差的“精密度趋势”(标准差)指示系统—Trigg's方差卡方规则。趋势分析与传统的Shewhart控制图在表面上有类似之处,即用平均数来监测系统误差.而用极差或标准差来监测随机误差。然而,在趋势分析中,平均数(准确度趋势)和标准差(精密度趋势)的估计值是通过指数修匀(exponential smoothing)方法获得的。指数修匀要引入权数来完成计算,而测定序列的每一次测定中,后一次测定的权数较前一次为大,因此增加了对刚刚开始趋势的响应,起到了“预警”和“防微杜渐”的作用。
  (一)Trigg's轨迹信号
  Trigg's轨迹信号=修匀预测误差(SFE)/平均绝对偏差(MAD)。与其有关的基本数学关系如下。
  通过指数修匀获得的平均值估计值称为修匀平均数(sm—mean)。在测定序列中每一次测定的sm—mean,由公式9—1进行计算:sm—mean=a×(新的一次控制测定值)+(1—a)×(前sm—mean) (9—1)式中a是修匀系数,由控制测定值个数(N)决定,a=2/(N+1),(0<a=1)。
  由上述计算公式可知,最近的控制测定值由a加权,倒数第二个最近控制测定值由a(1—a)加权,倒数第三个最近控制测定值由。a(1—a)2加权,等等。若a为0.2,则最近的控制测定值的权数为0.2,按逆顺序,前面的控制测定值的权数依次为0.16,0.128等等。
  对于标准差可进行类似的计算,但其计算更加复杂,因为必须首先计算新的控制测定值与平均数估计值之间的差,而该差值则被称为预测误差。
  预测误差=新的控制测定值一前sm—mean (9—2)
  修匀预测误差(SFE)=a×(新的预测误差)十(1—a)×(前修匀预测误差) (9—3)
  预测误差通过指数修匀计算处理得出精密度估计值,称为平均绝对偏差(MAD,Mean Absolute Deviation)。
  MAD=a×(新的预测误差)—(1—a)×(前MAD) (9—4)
  最后可得:
  轨迹信号=修匀预测误差(SFE)/平均绝对偏差(MAD)) (9—5)
  一般把轨迹信号在95%和99%可信水平定为警告和失控的界限(见表9—3)。
  表9—3 不同N时轨迹信号的控制限
  N a 警告界限 失控界限
  5 0.33 0.71 0.82
  10 0.20 0.61 0.80
  15 0.10 0.41 0.54
  20 0.10 0.41 0.54
   (二)Trigg's平均数规则(Pfr=0.01。Pfr=0.002)
  此规则主要用于监测系统误差,即是趋势分析中“准确度趋势分析”指示系统。在应用此规则时,最初开始计算修匀平均数(sm—mean)的“前sm—mean’,实际上即为质控物测定值的平均数(T—mean)。若最初质控物的标准差为Ts,则用此平均数规则评价质控状态时,系由质控物的平均数检验修匀平均数的估计值,而以Z-值进行检验:
  Z=N(sm—mean—T—mean)/Ts (9—6)
  其中Z相当于标准差的个数,与统计检验“显著性水平”有关。由Pfr确定的不同水平的Z值,即可根据公式9—6计算出Trigg's平均数规则中修匀平均数(sm—nlean)的控制限(见表9—4)。
  表9—4 Trigg's平均数规则的控制限
  N a 控制限
  Pfr=0.01 Pfr=0.002
  5 0.33 1.25(Ts) 1.38(Ts)
  10 0.20 0.82(Ts) 0.98(Ts)
  15 0.10 0.67(Ts) 0.79(Ts)
  20 0.10 0.58(Ts) 0.69(Ts)
  (三)Trigg's方差卡方规则(Pfr=0.05;Pfr=0.01,Pfr=0.002)
  此规则主要用于监测随机误差,即趋势分析中“精密度趋势分析”指示系统;其中最关键的统计量为修匀标准差sm—s,sm—s的数学表达式为:
  修匀标准差 (9—7)
  式中的a和MAD在上面已定义。具体方法是:由卡方(X2)统计检验对修匀标准差(sm—s)估计值的显著性变化进行检验,即将“真”方差(T2s)与修匀标准差的平方(sm2s)进行比较:
  X2=(sm2s/T2s)×(N-1) (9—8)
  由Pfr确定在不同水平的临界卡方值(X2)并根据公式9—8计算的Trigg's方差卡方规则的控制限-见表9—5。
  表9—5 Trigg's方差卡方规则的控制限
  N a 控制限
  Pfr=0.05 Pfr=0.01 Pfr=0.002
  5 0.33 1.54(Ts) 1.82(Ts) 2.15(Ts)
  10 0.20 1.37(Ts) 1.55(Ts) 1.75(Ts)
  15 0.10 1.30(Ts) 1.44(Ts) 1.61(Ts)
  20 0.10 1.26(Ts) 1.38(Ts) 1.52(Ts)

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Approach),又称指数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定基替代法。 因素分析法是现代统计学中一种重要而实用的方法,它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分支。使用这种方法能够使研究者把一组反映事物性质、状态、特点等的变量简化为少数几个能够反映出事物内在联系的、固有的、决定事物本质特征的因素。因素分析法的最大功用,就是运用数学方法对可观测的事物在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外部特征和联系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从而得出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其次,使用因素分析法可以使复杂的研究课题大为简化,并保持其基本的信息量。

http://baike.baidu.com/view/436950.htm

趋势分析法(trend analysis approach) 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制比较会计报表。

http://baike.baidu.com/view/540325.htm

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是什么意思?有例题解析最好!~

因素分析法http://baike.baidu.com/view/436950.htm
趋势分析法http://baike.baidu.com/view/540325.htm

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及其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由于需求者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对于财务分析的要求也不同。这点企业在组织财务分析时,必须要适当地加以考虑。

  首先,就企业所有者而言,作为投资人,主要关注的是企业投资的回报率。而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关心的是企业股息、红利的发放问题,对于拥有企业控制权的投资者,则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追求长期利益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其次,以企业债权人来看,债权人最为关注的是其债权的安全性,因此他们需求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方面的信息。

  第三,就企业经营决策者而言,他们则必须对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社会贡献能力等多方面的信息予以详尽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规划和调整市场定位目标、策略,从而进一步挖掘潜力,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第四,就政府管理机构而言,在关注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在谋求资本保全的前提下,期望能够带来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

  因此,在考核企业经营状况时,不仅要了解企业资金占用的使用效率,预测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有效地组织和调查社会资源的配置,而且还会借助财务分析信息,来检查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违纪、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最终通过综合分析对企业的发展后劲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进行分析考核。

  尽管不同利益主体对财务分析的需求不同,需要企业在财务分析时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不同的侧重点,但就企业总体而言,财务分析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1、营运能力分析 2、偿债能力分析 3、盈利能力分析 4 发展能力分析

  其中,营运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偿债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盈利能力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它们的能力增强起着推动作用。

  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就必然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大类:

  一、比较分析法

  它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静态的比较,如:实际与计划相比,也可以是动态的比较,如:本期与上期相比,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等,还可以是强度的比较,如:本企业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较等。

  二、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目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的性质,并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它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这种方式在统计学上称之为动态分析。它可以有两种方法来进行。

  1、定基动态比率:即用某一时期的数值作为固定的基期指标数值,将其他的各期数值与其对比来分析。其计算公式为: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例如:以2000年为固定基期,分析2001年、2002年利润增长比率,假设某企业2000年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01年的净利润为120万元,2002年的净利润为150万元。则:

  2001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20÷100=120%

  2002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50÷100=150%

  2、环比动态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值为基期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值。仍以上例资料举例,则:

  2001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20÷100=120%

  2002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50÷120=125%

  二会计报表的比较

  会计报表的比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时,最好是既计算有关指标增减变动的绝对值,又计算其增减变动的相对值。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分析结果的片面性。

  例如:某企业利润表中反映2000年的净利润为50万元,2001年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02年的净利润为160万元。

  通过绝对值分析:2001年较2000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了100-50=50(万元);2002年较2001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了160-100=60(万元),说明2002年的效益增长好于2001年。

  而通过相对值分析:2001年较2000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100-50)÷50×100%=100%;2002年较2001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160-100)÷100×100%=60%.则说明2002年的效益增长明显不及2001年。

  三会计报表项目构成比较

  这种方式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100%,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这种方式较前两种更能准确地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它既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和盈利水平,但计算较为复杂。

  在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2、必须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3、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生产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三、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把某些彼此存在关联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出比率,据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比率是相对数,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把某些条件下的不可比指标变为可以比较的指标,以利于进行分析。

  常用的财务分析比率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

  它又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类。

  1、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不仅影响企业的秩序,增加今后筹集资金的成本与难度,还可能使企业陷入次物危机,甚至破产。一般来说,企业应该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而不应依靠变卖长期资产,所以分析短期企业偿债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比率来进行。

  ①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这一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也就是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但在流动资产中往往有些项目在实际情况下不能很快转变为现金。例如从会计处理方面来看,呆帐、坏帐是通过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帐款等科目反映的。从稳健原则出发,应在计算流动比率指标时予以扣除。

  ②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可以在当前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速动比率越高,债权人的债务风险越小。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这是财政部93年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中规定的计算方法。但由于该种方法的计算使速动资产中包含了数额多的预付帐款和其他流动资产等,在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却又难以随时变现以偿还债务的资产,致使计算结果缺乏谨慎性。为此,国外的许多企业则采用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可上市证券+应收帐款净值的方法进行计算。其中,货币资金不含其他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等;应收帐款则要扣除长期应收款。

  ③现金比率=(现金+银行存款+现金当量)/流动负债×100%

  衡量企业即时偿付能力最为稳健的指标就是现金比率,其中的现金当量为预期三个月内可收回的债务,股票投资,这个指标在分析企业财务困难,面临破产清算危机时尤为重要。

  二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利息与本金的能力,一般而言,企业借长期负债主要是用于长期投资,因此,最好是用投资产生的效益偿还利息与本金。所以通常以资产负债率和利息收入倍数两项指标来衡量企业的长期负债能力。

  ①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又称为财务杠杆,由于所有者权益不需偿还,所以财务杠杆越高,债权人所受的保障就越低。但这并不是说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因为一定的负债表明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地运用股东的资金,帮助股东用较少的资金进行较大规模的经营,所以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很好地利用其资金。一般说来,资产负债率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较为合适。

  ②利息收入倍数

  利息收入倍数=经营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收入倍数考察企业的营业利润是否足以支付当年的利息费用,它从企业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方面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一般说来,利息收入倍数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二)反映营运能力的财务比率

  营运能力是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的各项资产进入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的速度越快,那么其形成收入和利润的周期就越短,经营效率自然就越高。一般说来,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比率主要有以下五个。

  ①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②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③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④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⑤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值

  由于上述的这些周转率指标的分子、分母分别来自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而资产负债表数据是某一时点的静态数据,损益表数据则是整个报告期的动态数据,所以为了使分子、分母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就必须将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折算成整个报告期的平均值。一般说来,上述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但数量只是单方面的因素,在进行分析时,要考虑避免片面性的问题,还必须注意各资产项目的组成结构,构成不同,分析的结果也就不同。

  (三)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

  盈利能力是与企业相关的各方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只有保持企业的长期盈利性,才能真正做到持续稳定经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有很多,但常用的不外乎以下几种:

  ①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销售收入×100%

  ②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100%=(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销售收入×100%

  ③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④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值×100%

  ⑤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权益平均值×100%

  上述比率中,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分别说明企业生产(或销售)过程,经营活动和整体的盈利能力,越高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强;资产报酬率反映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投入资金的盈利能力,权益报酬率则反映股东投入资金的盈利状况。权益报酬率与财务杠杆有关,如果资产的报酬率相同,则财务杠杆越高,企业权益报酬率也越高,因为股东用较少的资金实现了同等的收益能力。但正如前面分析的,同样,财务杠杆高则企业债权人所受的保障就会降低,这样,企业的信用就会随之下降,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隐患。

  上述各个比率反映的都是企业分析当期的盈利能力状况,对于经营者而言,可以充分体现其工作业绩,因而倍受关注,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可能更为关注的是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也就是企业的成长性问题,成长性好的企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对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分析也很有必要。

  一般说来,可以通过企业过去几期的销售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的增减变化情况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常用的分析比率有:

  ①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

  ②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100%

  ③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在采用上述比率进行分析时,可以根据已掌握的企业连续若干期的数据逐年进行对比,通过环比分析,较为精确地预测出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四、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为因素替换法,或连环替代法,它是用来确定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对分析对象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这种分析方法的前提是当有若干个因素对分析对象发生影响时,若分析其中某一个因素则假定其他各因素都不变化,从而确定需分析的这个因素单独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若干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共同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其中某个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在财务分析中应用十分广泛。但在应用这一方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即确定构成经济指标的因素,必须是客观上存在着的因果关系,要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就失去了其存在价值。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替代因素时,必须按照各因素的依存关系,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并依次替代,不可随意加以颠倒,否则就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一般而言,确定正确排列因素替代程序的原则是,按分析对象的性质,从诸因素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并使分析结果有助于分清责任。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连环替代法在计算每一个因素变动的影响时,都是在前一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并采用连环比较的方法确定因素变化影响结果。因为只有保持计算程序上的连环性,才能使各个因素影响之和,等于分析指标变动的差异,以全面说明分析指标变动的原因。

  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连环替代法计算的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会因替代计算顺序的不同而有差别,因而计算结果不免带有假定性,即它不可能使每个因素计算的结果,都达到绝对地准确。它只是在某种假定前提下的影响结果,离开了这种假定前提条件,也就不会是这种影响结果。为此,分析时财务人员应力求使这种假定是合乎逻辑的假定,是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假定。这样,计算结果的假定性,才不致于妨碍分析的有效性。

  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并不是企业在每次财务分析时都需要逐一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是有针对性地根据企业各方的实际需要从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来加以分析,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去分析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或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则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

#13949395486# 如何对一家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 ******
#邓璐# 这个可以从具体财务比率指标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将财务分析的四大方面的重要指标计算出来,具体有: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然后,根据经验经验数据,即相关能力指标的正常取值范围,进行对比,找差异.最后,发现差异产生原因,进行原因分析,发现企业的经营风险.

#13949395486# 怎么去分析财务报表! - ******
#邓璐# 1.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和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产生于20世纪初期.最初,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进而为适应投资者的需要,提供有关企业盈利能力和整体财务状况的分析信息.今天,财务报表分析不仅要满足企业外部和相关...

#13949395486# 财务报表分析中趋势分析法的适用哪类或哪些指标的分析是怎样的? ******
#邓璐# 趋势分析法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趋势分析法适用比较广泛如: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编制比较会计报表,对会计科目中的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反映企业的耗费和盈利水平;对企业销售进行预测;对人力资源进行趋势分析,根据劳动生产率预测劳动人员需求量;等等,可以按企业需求来应用

#13949395486# 财务报表的分析与运用. - ******
#邓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将财务报表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最早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由于借贷资本在公司资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银行...

#13949395486# 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分析中包括哪些步骤 - ******
#邓璐# 财务报告分析的几个步骤一般而言,财务报告分析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审阅注册会计师的报告;二、审阅整套财务报表,包括报表注释和补充报表中的相关内容;三、运用分析方法,如比较报表分析法,横向和纵向百分比分析法,比...

#13949395486# 如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 ******
#邓璐#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2、评...

#13949395486# 财务报表分析中 趋势分析法的适用哪类或哪些指标的分析????? - ******
#邓璐# 趋势分析法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趋势分析法适用比较广泛如: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编制比较会计报表 ,对会计科目中的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反映企业的耗费和盈利水平;对企业销售进行预测;对人力资源进行趋势分析,根据劳动生产率预测劳动人员需求量;等等,可以按企业需求来应用

#13949395486#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包括哪些基本方法 - ******
#邓璐# 市公司财务分析是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等资料作为基础,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指标,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为社会公众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的投资决策和经济预测提供依据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

#13949395486# 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分析中包括哪些步骤 - ******
#邓璐# 财务报告分析的几个步骤一般而言,财务报告分析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审阅注册会计师的报告;二、审阅整套财务报表,包括报表注释和补充报表中的相关内容;三、运用分析方法,如比较报表分析法,横向和纵向百分比分析法,比...

#13949395486# 财务报表分析中 趋势分析法的适用哪类或哪些指标的分析????? - ******
#邓璐# 趋势分析法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法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 趋势分析法适用比较广泛如: 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 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 编制比较会计报表 ,对会计科目中的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反映企业的耗费和盈利水平; 对企业销售进行预测; 对人力资源进行趋势分析,根据劳动生产率预测劳动人员需求量; 等等,可以按企业需求来应用

  •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 答: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将实际达到的财务数据同特定的各种标准相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额,分析和判断个人或家庭当前财务状况和投资理财业绩的一种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揭示财务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和存在差距,从中发现问题...

  •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
  • 答:是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里,把一个因素当作可变量,另一个因素作为不可变量,对每个因素影响此项指标的程度进行测定。这样的分析方式为了借助差异分析的方法,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于某一个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最终找出对于该财务指标影响最大的因素。(四)比率分析法 这样的分析方法是通过计算财务报表上...

  • 财务报表怎么分析数据
  • 答:3、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将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或比率与其他的相关资料对比来确定数量差异以说明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绩的一种报表分析方法。4、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影响财务指标的各项因素及其对指标的影响程度。说明本期实际与计划或基期相比较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以及各变动因素对...

  •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 答:共同性使它们具有了可比的基础,差异性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特征。在实际分析时,这两方面的比较往往结合使用。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是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把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分析方法,包括财务的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异因素分解法。

  • 怎样从财务报表中看出企业经营状况
  • 答: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一)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重要...

  • 会计分析方法有哪些
  • 答:四种: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1.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相互比较,求出比率。2.趋 势分析法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进行分析比较,尤其是将一个时期的财务报表和另一个或几个时期的财务报表相比较。3...

  • 财务分析方法包括哪四种
  • 答: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 比较分析:是为了说明财务资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

  • 求大神帮忙…如果要分析一家上市证券公司的财务报表…注意是证券公司...
  • 答: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是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评分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比率分析法是对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率盈率等进行分析.这些比率非常多,我所举的这几个分别类属于流动性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报酬分析.比较分析主要是财务报表中数据的...

  • 财务分析的程序和步骤有哪些?
  • 答:1、趋势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并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2、比率分析法:是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3、因素分析法: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

  • 财务分析与评价的方法有( )多选
  • 答: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1、水平分析法 指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也就是会计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水平分析法的基本要点:将报表资源中不同...

    为传递更多家电数码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