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 >的翻译
从前有一个行医的人,自称能治疗驼背,声称:“驼得像弓、像虾、像环状的人如果都交给我治疗,可以白天治疗晚上就能像箭一样直!”有人相信了,就找他治疗,那医者拿来了两块板,将一块放在地上,让那个背驼的人躺在上面,又将另一块压在那人身上,然后自己站在上面踩。那个驼背直了,但人也已经死了。他的孩子要把他告官。那行医的人说,“我职业是治疗驼背,只负责让人背直,不管人的死活。”唉~现在当官的人,只管收钱粮等苛鋗杂税,不管百姓的死活,和这个行医的人又有什么差别呢?
1.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
2. 治蛇文言文注释与翻译
傻孩子
是治驼
从前有个医生,自我吹嘘能治驼背,说:"背弯得像弓一样的人,像虾一样的人,像铁环一样的人,请我去医治管保早上治好晚上就像原来一样直了。"有个人相信了他的话,就让医生给他治驼背。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践踏它。背很快就弄直了,但人就马上死了。那人的儿子想要到官府去申冤,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我只管治人驼,不管人的死活!"现在官府当官的,只管钱粮(上缴)完成,不管百姓死活,与这个医生有什么不同啊!
拿去吧
分给我。。。
3. 文言文< >的翻译
原文昔有医人 ,自诩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
一人信焉,使治驼,乃索板二,以一置于地,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
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重点字解释1.媒:介绍,夸耀2.延:请,邀请3.鸣:告发4.诩:夸耀5.矢:箭6.业:职业7.昔:以前8.使:让9.但:只10.索:要11.直:笔直12.以:把13.置:安放14.于:在15.践:践踏16.亦:也17.欲:想要18.诸:兼词,之于18.为:做19.异:不同20.曲环:圆环21.欲:想要22.但:只译文从前有个医生,自己夸耀自己能治驼背,他说:"背弯得像弓一样的人,像虾一样的人,像铁环一样的人,如果请我去医治,保管早上治晚上就像箭一样笔直了。
"有个人相信了他,就让医生给他治驼背。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践踏他。
背很快就弄直了,但人马上就死了。那人的儿子想要到官府去告状,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我只管治驼,不管人的死活!"哎呀,现在官府当官的,只管上缴钱税粮食,不管百姓死活,与这个医生有什么不同呢。
4. 愚人治蛇的译文
应该是愚人治驼吧!【原文】昔有一人,自媒能治背驼。
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
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
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选自《雪涛小说》)。3读了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从病人角度,做事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看局部效益。
从医生角度,做事要有责任感,要对事物的本质负责。【译文】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
他说:“无论背驼得像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变曲像铁环那样的,请我去医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般直了。”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
这个医生取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使劲地踩踏。这么一来,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被踩断了气。
驼背人的儿子要到官府去告他,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就是治疗人的驼背,只负责把人的驼背治成直的,哪里还负责人的死活呢?”。
5. 愚人治蛇的译文
应该是愚人治驼吧!
【原文】
昔有一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
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选自《雪涛小说》)
3读了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从病人角度,做事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看局部效益。
从医生角度,做事要有责任感,要对事物的本质负责。
【译文】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他说:“无论背驼得像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变曲像铁环那样的,请我去医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般直了。”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这个医生取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使劲地踩踏。这么一来,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被踩断了气。驼背人的儿子要到官府去告他,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就是治疗人的驼背,只负责把人的驼背治成直的,哪里还负责人的死活呢?”
6. 文言文 捕蛇者说译文
永州的山野间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子而有着白色的花级;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枯死;如果咬了人,就没有办法救治。但捉到它并且把它晾干,用蛇肉干制成药丸,可以用来治疗麻风,手足痉挛、颈肿、毒疮等病;还能去掉腐烂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奉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蛇的人,用蛇顶替他们的租税去缴纳。于是永州的人争先恐后地干这件事。
有一家姓蒋的,享有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就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父亲也死在捕蛇这件事上。现在我继续干这事已经十二年了,几乎丧命好几次了。”他讲到这些,脸上好象很悲伤的样子。
我可怜他,并且对他说:“你怨恨捕蛇这项差事吗?我打算去对主管收税的官吏讲一讲,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姓蒋的听了大为伤心,眼泪汪汪地说:“您是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那末 *** 这个差使的不幸,还不及恢复我的赋税那样严重。假使当初我不应这个差,早已经困顿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居住此乡,累计至今有六十年了,而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在赋税逼迫之下,他们竭尽田里的出产,罄空室内的收入,哭哭啼啼地迁离乡土,饥渴交加地倒仆在地,吹风淋雨,冒寒犯暑,呼吸着毒雾瘴气,由此而死去的人往往积尸成堆。先前和我祖父同时居住此地的,现今十户人家里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同时居住的,十家里剩不到两三家;和我本人同住十二年的,十家里也剩不到四五家。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而我却因为捕蛇独能留存。每当凶横的差吏来到我乡,从东头闹到西头,从南边闯到北边,吓得人们乱嚷乱叫,连鸡狗也不得安宁。这时候,我便小心翼翼地爬起身来,探视一下那只瓦罐,见我捕获的蛇还在里面,于是又安然睡下。平时精心喂养,到时候拿去进献,回家就能美美地享用土田里的出产,来安度我的天年。这样,一年里头冒生命危险只有两次,其余时间便怡然自得,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有这种危险呢!现在即使死在这上头,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晚了,又怎么敢怨恨呢?”
我听了愈加难过。孔子说过:“苛政比老虎凶猛。”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如今拿蒋姓的事例来看,说的还是真情。唉!有谁知道横征暴敛对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厉害呢?因此我对这件事加以述说,留待考察民情风俗的官吏参考。
7. 《农夫与蛇》的文言文版本
文言文版: 一农冬日逢一蛇,疑其僵,乃拾之入怀,以己之体暖之。蛇大惊,乃苏,以其本能故,以利齿啮农,竟杀之。农濒死而悔曰:“吾欲行善,然以学浅故,竟害己命,而遭此恶报哉。”
译文:
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一个隆冬时节,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觉得这条蛇挺可怜,就发了善心,把蛇拾起来,放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它。
蛇得到了温暖,渐渐的苏醒过来了,等到它恢复了体力,活动自如时,便露出了残忍的本性,在农夫的胸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原来这是一条毒蛇,农夫受了致命的伤害。蛇毒很快布满了农夫的全身。当农夫到家时,求医治疗已经来不及了。
农夫在临死的时候对家里人说:“你们要记住我这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
8. 捕蛇者说续写(文言文)
蒋氏汪然别过吾,兀自上山捕蛇。
余独立此地,思蒋氏所言,蒋氏所言乃其生活之道,叹!无可奈
吾与其妻子别后径自离开
路中又有所思,续叹!此世无奈
期月后,有途径蒋氏之村
便想再访蒋氏
吾视其家门带孝,暗道不好
寻将进去
蒋氏之尸,赫然于堂上
旁有一小儿与一夫人,
堕泪连连,余悲之
那妇人曰:官人来此,所为何事,吾夫已亡,又有何事?
余拂袖擦泪
哽咽道:吾乃蒋氏之故人,蒋氏何时死的?
那妇人哭的愈发厉害了
含泪曰:吾夫前日捕蛇之时,蛇咬将致死
期日后,才被人带回!
余悲之,暗叹道:
苛政猛于虎,赋敛毒于蛇啊
9. 孙叔公杀蛇头 文言文
孙叔公即孙叔敖,还有人简称为“孙叔”。
孙叔敖杀双头蛇的文言文有两版:
九年义务教学版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1] 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文言文版
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
对应译文如下:
九年义务教学版
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哭着回家。
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暗中做好事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
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
文言文版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治理国家有所功劳,楚国的人都赞誉他。他小时候,曾经出门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就杀了它。回家后哭了。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暗中做了好事,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
#19375099139#
叔敖埋蛇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 - ******
#傅福# 原文: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
#19375099139#
九年级所有文言文原文 - ******
#傅福#[答案] 九年级上册 \x09 \x0921 陈涉世家 \x09司马迁 \x09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
#19375099139#
初中语文古文好的人进来唉!! - ******
#傅福#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原文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译文 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
#1937509913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公 ① 讳道辅,字原鲁,以刚毅谅直名闻天下.尝知谏院矣,上书请明肃太后归政天子,而廷奏枢密使曹利用、... - ******
#傅福#[答案] 解析:
#19375099139#
古诗文华佗治病老样子哟 此古文的翻译原文是这样的“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最后是“见佗北壁县此蛇辈以十数.” - ******
#傅福#[答案] 【原文】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
#19375099139#
永之氓文言文翻译及答案(永之氓文言文翻译) ******
#傅福# 1、003010翻译如下:2、永州人是最好的游泳运动员.有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永州的五六个人坐船过湘江.在横渡湘江中间时,船破了,船上的人游泳逃生.其中,一...
#19375099139#
文言文 词类活用请说明 - ******
#傅福#[答案] 文言文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考生备考的难点,词类的活用又是这个难点中的重点.文言文有时因为词语不够丰富,有时也是出于修辞的需要,一些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要活用.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
#19375099139#
古文“华佗治病”翻译 - ******
#傅福#[答案] 【原文】 华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食之,病自当去.”病者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
#19375099139#
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几种?判断的标志是什么? - ******
#傅福#[答案]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