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简介100字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

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扩展资料:

1、主要作品:

蒲松龄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

《聊斋志异》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2、主要成就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

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此后屡有增补。

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蒲松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聊斋志异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他早年热衰功名,但是多次参加科举不中,在家乡做了四十年的教书先生。坎坷的遭遇,贫困的生活,使蒲松龄同劳动人民有着密切的联。

他把长期积累和搜集的民间传说,经过精心地创作,写出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的“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还写了很多诗歌、散文、俚曲和关于农业及医药知识的通俗读物。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他早年热衰功名,但是多次参加科举不中,在家乡做了四十年的教书先生。坎坷的遭遇,贫困的生活,使蒲松龄同劳动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把长期积累和搜集的民间传说,经过精心地创作,写出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的“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还写了很多诗歌、散文、俚曲和关于农业及医药知识的通俗读物。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说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婴宁》故事梗概(一百字左右)~

婴宁:天界王母娘娘蟠桃园内,负责看守蟠桃的稻草人仙子。一次机缘巧合下,与织女相遇,在好奇心驱使下,忍不住探问当日织女与牛郎的一段人世间情缘,虽然只是片言只字,却勾起了婴宁的凡心,决定下凡的故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蒲松龄性颖慧,文冠一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童子试,“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第子员”。但自此以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的古稀之年,授例成为“岁贡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嫉俗,常借狐鬼故事对当时腐败现象进行谐谑,其文章诡诙块垒,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三部、杂著5种。

#15076426764# 狼 蒲松龄(全文注音)或(易读错的字) - ******
#武适# 文言文《狼》注音如下:1、第一则 yǒu tú rén huò ròu guī,rì yǐ mù.xū yī láng lái,kàn dàn shàng ròu,sì shèn chuí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 xián,suí tú wěi xíng shù lǐ.tú jù,shì zhī yǐ rèn,shào què;jí zǒu,yòu cóng zhī...

#15076426764# 蒲松龄名字的含义或由来 - ******
#武适# 蒲松龄,(蒲松龄名字由来m,个人观点:蒲姓,家谱排行"松"字辈!"龄"通“灵”表有灵性.中国人取名这样区已经很久了,至少一千多年了.)字留仙,清朝山东人,著名的文学...

#15076426764#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 - ******
#武适#[答案] 【赏析】 口技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至今仍然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口技表演者用自己高超的技艺,给听众以身临其境的感... 等词语,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拓展】 1.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

#15076426764# 口技(蒲松龄)注释 - ******
#武适# 售其医:行医买药. 自为方:自己开药方. 俟暮夜问诸神:等到晚上问神仙. 俟,等待. 诸,之于.问诸神,即问之于神. 洁,用作动词,清扫干净. 但窃窃语,莫敢咳:众人只小声地说话,不敢咳嗽. 内外动息俱冥:屋内外任何动静都没...

#15076426764# 写一篇家乡的名人作文,我是胶州的 - ******
#武适# 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山东莱州府胶州城南三里河村人.清乾隆二年(1737)病废右臂,因此又号“丁巳残人”、“老痹”等,是我国清朝中期著名的左笔书画...

#15076426764# 关于蒲松龄的手抄报 - ******
#武适# 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四月十六(公元1640年6月5日)戌时,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廿二日(公元1715年2月25日)酉时,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

#15076426764# 蒲松龄的座右铭是什么??... - ******
#武适# 要说经典当然要说他的自勉联了蒲松龄年轻时多次应考,总是名落孙山.这对他打击极大,于是他放弃科举考试,转而著文.为了激励自己发奋著书,他写下了如下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

#15076426764# 论述题 分析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的艺术特色? - ******
#武适#[答案]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经过三百多年的流传,《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这是一个花妖狐魅,幻想中的天地;可又能在现实的人生中寻找到故事中的种种真性情. 除了大量反映家庭、婚姻和...

#15076426764# 聊斋志异的内容简介,急!!!!!! - ******
#武适#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

  • 蒲松龄简介一下!
  • 都很简单,一百来个字,几十个字。蒲松龄拿来写了《劳山道士》。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斋故事。 我们再看蒲松龄的感情经历是个什么样。蒲松龄的妻子非常贤惠,贤惠到什么程度呢?蒲松龄外出给人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他妻子在家里上养老,下育小,住在荒凉的农场老屋里面。夜里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整夜不睡觉在那儿纺线,...

  • 蒲松龄的经历
  •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色目人(另说蒙古人)。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四月十六(公元1640年6月5日)戌时,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廿二日(公元1715年2月25日)酉时,汉族,清代文学家。他也是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出身没落...

  • 蒲松龄简介
  • 还有一些弄不过来了,我是在百科上找到的,LZ可以去找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721.htm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以县、...

  • 凤阳士人作者简介
  • 蒲松龄,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又名柳泉居士,号聊斋先生。生于1640年,逝于1715年,山东淄川(今淄博)人。蒲松龄早年即以文学才华著称,深受施闰章、王士禛推崇。虽屡次参加省级科举考试均未中选,直至71岁时始得贡生资格。中年一度在宝应担任幕僚,晚年则以私塾教师为生,生活清贫,却接触了底层...

  • 海公子作者简介
  •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人尊称聊斋先生,出生于1640年的山东淄川(现今淄博)。他早年便以文学才华闻名,深受施闰章、王士禛的赏识。然而,屡次参加省试皆未能及第,直至71岁时方成为贡生。中年时,他在宝应做幕僚,晚年则以塾师身份终老于乡间,家境贫困,却常接触底层百姓的生活。蒲松龄多才多艺...

  • 山市作者简介
  • 蒲松龄,字毅,又字留仙、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生于清康熙年间,山东淄川人。他一生致力于科举,却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补为岁贡生。长期生活在农村,对科举制度深感不满,以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共8卷,491篇,约40余万字。书中故事多...

  • 元少先生作者简介
  • 蒲松龄,本名柳泉居士,聊斋先生的笔名,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他出生于1640年,逝世于1715年,是山东省淄博(原为淄川)的一位杰出文学家。蒲松龄早年即以其文学才华闻名,得到了施闰章、王士禛等人的赞赏。尽管他多次参加省试,但始终未能取得功名,直到71岁才成为贡生。他的生活大部分时间...

  • 蒲松龄资料简介
  • 名人国家:中国(清朝)相关介绍: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淄川蒲家庄人。 清代著名文学家。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疾俗,常借狐鬼故事对当时腐败黑暗现象进行谐谑。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首,词100多阕,以...

  • 浦松龄 简介
  •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

  • 蒲松龄资料
  • 蒲松龄的高祖世广,是族中第一位廪生,才冠当时,所生四子中一人为训导,三人为庠生,而后世子孙中在明清两代出了(三名)县令以及教谕,训导等职的进士、举人、贡生、廪生与庠生数十人;其曾祖继芳(行二),庠生,所生五子均为入泮;其祖生汭,所生五子无一采芹者;其父盘,字敏吾,配孙氏、董氏、李氏,少力学而家...

    为传递更多家电数码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