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的“恨”,可能包含哪几方面的因素?你读后有何感受?

站在李隆基的角度,恨自己的两难处境,恨自己被迫放弃杨玉环。
站在杨玉环的角度,恨自己的弱小,恨自己的爱情悲剧。
站在白居易的角度,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感到遗憾,心声感伤,毕竟长恨歌是歌颂爱情的,并不是揭短李隆基。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恨”你如何理解?~

恨就是遗憾、遗恨。作者描写李、杨爱情,竟在讽刺当时和以后的统治者应以唐玄宗为戒,不要因“垂色”而荒淫误国,给自己造成“长恨”。
这首诗就是通过唐玄宗因贪色而宠幸杨贵妃,从而使国家招致祸乱,也使自己陷于凄凉境地的故事叙写,说明贪色误国误身,要统治者引为鉴戒。

创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
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
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
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
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原诗(节选):
《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释义:
唐明皇爱好女色一直在寻找绝色美女, 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的。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养在深闺之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让她很难埋没人世间,果然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宫中的其他妃嫔都显得黯然失色。
春季寒冷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白嫩滋润的肌肤。
宫女搀扶起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的恩宠。
鬓发如云脸似花头戴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只恨春宵太短一觉就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从此再也不早朝了。


扩展资料: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 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
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恨歌 (白居易长篇叙事诗)

#15161496726# 长恨歌中大恨的具体内容 - ******
#后颖# 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温泉水滑洗...

#15161496726# 白居易的长恨歌究竟恨什么?为什么恨 - ******
#后颖# 文中的恨貌似是歌女的恨,实际上是白居易对自己的仕途的不满

#15161496726# “长恨歌”中你能读出诗人的哪些“恨”? - ******
#后颖# 楼主你好.我个人觉得《长恨歌》最后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最能体现诗人的“恨”.唐明皇与杨玉环相恋时候应该是许了天长地久的,只是唐明皇最终被迫将她处死时,这天长地久便结束了.所以后来的唐明皇就只能生活在对她的相思和处死她的痛苦中.所以我觉得这一句是最能体现“长恨歌”里面的“恨”

#15161496726# 结合《长恨歌》说说最后四句中的“此恨”的含义 - ******
#后颖# 一恨唐玄宗重色误国,二恨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没有得到圆满.长恨歌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写的是唐玄宗荒淫无道下部赞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白居易没有像其它诗人一样一味的批评而是从国事与爱情两点客观写实所以才能写出这样的佳篇.小可才疏自己认为罢了……

#15161496726# 长恨歌表现了唐太宗的恨是哪些 - ******
#后颖# 不是唐太宗.是唐玄宗.他的恨应该是杨贵妃没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5161496726# 《长恨歌》中的“恨”应当如何理解?字数在300字左右提示:恨,总 ******
#后颖# 长恨歌之恨 这“恨”之一字,涉及到《长恨歌》的主题问题,对主题的认识不同,其恨的内容自然也不同.然而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

#15161496726# 长恨歌中的长恨包含了哪些情感?长恨歌中的长恨包含了哪些情感 ******
#后颖# 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 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

#15161496726# 对《长恨歌》中“恨”的理解 - ******
#后颖# 这是写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作为帝王却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人,两人虽相爱却只能留下长长的遗恨.有对帝王骄奢淫逸的不满,也有对两人爱情的歌颂.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

#15161496726# 长恨歌的三个问题,恨什么?怎么恨?为什么恨? ******
#后颖# 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 白居易《长恨歌》恨在文中指什么?
  • 答:恨在文中指遗憾、遗恨。白居易《长恨歌》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正是诗人为这篇长歌所取的诗题,即“长恨”二字,恨,就是遗憾、遗恨。作者描写李、杨爱情,竟在讽刺当时和以后的统治者应以唐玄宗为戒,不要因“垂色”而...

  • 长恨歌中的恨指什么恨
  • 答:恨在文中指遗憾、遗恨。相关介绍:《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

  • 在长恨歌里的恨字怎么理解?在恨谁?恨什么?又为什么恨?
  • 答:恨字有遗憾、怨恨的意思。恨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恨唐玄宗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酿成了安史之乱。因为唐玄宗的迷色误国,造成国破家亡这一悲剧的根源。《长恨歌》是唐代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

  • 白居易的长恨歌所表达的恨到底是在恨什么?
  • 答:是在恨唐玄宗的“重色”而误国。作者意在批判唐玄宗的“重色”而误国,劝谕统治者要以唐玄宗为戒,不要给自己造成“长恨”,但由于他把李杨的爱情写得那么纯洁坚贞、生死不渝,而又缠绵悱恻,就在客观上使读者产生了同情...

  •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恨”你如何理解?
  • 答:恨就是遗憾、遗恨。作者描写李、杨爱情,竟在讽刺当时和以后的统治者应以唐玄宗为戒,不要因“垂色”而荒淫误国,给自己造成“长恨”。这首诗就是通过唐玄宗因贪色而宠幸杨贵妃,从而使国家招致祸乱,也使自己陷于凄凉...

  • 《长恨歌》中作者恨的是什么?
  • 答: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中的“恨”是惋惜遗憾的意思,不是仇恨 的意思,杨玉环和唐玄宗之间的爱情虽然很浓烈,很甜蜜,有诗为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玄宗为了宠妃可谓...

  • 通读《长恨歌》,简要说说诗歌表达了哪些“恨”?
  • 答:《长恨歌》的主要情感就是“恨”,讲的是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悲剧,其中有两种“恨”的情感,一是帝妃生离死别之恨,二是盛世不再之恨

  • 长恨歌中到底谁在恨
  • 答:一、《长恨歌》中的“恨”指:离恨、离愁,是相思之意。长恨歌是因为是写离愁的长歌,所以叫长恨歌。杨玉环和唐玄宗都“恨”,都互相思念对方。恨从《长恨歌》中有一段写杨死以后成为仙子,唐玄宗梦中去找她,杨顾不上梳妆泪...

  • 长恨歌的“恨”,可能包含哪几方面的因素?你读后有何感受?
  • 答:站在李隆基的角度,恨自己的两难处境,恨自己被迫放弃杨玉环。站在杨玉环的角度,恨自己的弱小,恨自己的爱情悲剧。站在白居易的角度,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感到遗憾,心声感伤,毕竟长恨歌是歌颂爱情的,并不是揭短李隆基。

  • 长恨歌中,诗人如何表现长恨的,造成的长恨的原因是什么?
  • 答:一、表现长恨:1、《长恨歌》最后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明皇与杨玉环相恋时应该是许了天长地久的,只是唐明皇最终被迫将她缢死时,这天长地久便结束了。所以后来的唐明皇就只能生活在对她的思念和缢死她...

    为传递更多家电数码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