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中的‘者’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者”意思是: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二者”合起来指的就是上文的“悲”与“喜”。

出自: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原文选段: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释义: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对于范仲淹而言,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本文表现了作者虽然身居江湖,但仍心忧国事;虽然遭遇迫害,但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新政受挫后,贬出京城,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扶疾上任,逝世于途中,时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此处的“者”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二者是指前两段的“悲”与“喜”这两种心情。

语出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散文《岳阳楼记》最后一段,选段原文如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白话文释义: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挥毫撰写的著名的《岳阳楼记》一记叙文,都是看图写的。

这篇记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此句语出《岳阳楼记》的尾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出自:《岳阳楼记》


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结合上下文解释可知。

此处的“者”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中“或”“何哉”是什么意思额。。。。。。~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这里的何哉就是为什么呢的意思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语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心思)。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wei二声),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

#15296024188# “者”字在文言文中有几种用法 - ******
#党骅# 者 zhě〈助〉(1) 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2)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唐· 韩愈《杂说》(3)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

#15296024188# 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什么? - ******
#党骅# 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 是指古仁人 和迁客骚人

#15296024188# 《岳阳楼记》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指的是? - ******
#党骅# 指的是上文提到的以外物好坏而或喜或悲的人

#15296024188#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者 - ******
#党骅# 我也在写这个,我想是“衬音词”,没有意思的吧文言文中的 者代词1.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1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④望...

#15296024188# “或异二者之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 ******
#党骅# 二者---以物喜,以己悲 为的意思是仁人之心 文中具体指上文“以物喜,以己悲”的“人”

#15296024188# 鸢飞戾天者的“者”是什么意思 - ******
#党骅# 出自《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吴均,意思是像鸢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筹划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文中写“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

#15296024188# 渚者是个词么 - ******
#党骅# 不是,是两个词. 渚,名词. 1. (形声.字从水,从者,者亦声.“者”本指一户非农家庭,具体指一户水上人家、渔家.“水”与“者”联合起来表示“一小片水中陆地,仅可供一户渔家居住”.本义:可容纳一户渔家的水中陆地.小洲.) ...

#15296024188# 岳阳楼记中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中异字的意思相同吗? - ******
#党骅# 第一个意思是“不同”,第二个是“不同于”

#15296024188# 关于岳阳楼记的中考题有哪些 - ******
#党骅# 展开全部<<岳阳楼记>>中考试题之大全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

#15296024188# 《登岳阳楼》句解 火速!!! - ******
#党骅# 庆历四年春答缓,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

  • 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
  • 答: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什么意思
  • 答: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语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心思)。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wei二声),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二者,这里指前...

  •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 答: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 答:《岳阳楼记》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这句话怎么翻译?
  • 答:翻译: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出自: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选段: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释义: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答: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 缶阳楼记文言文
  • 答: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相关标签...

  • 何之有文言文
  • 答:1. 何 在古文中有什么意思啊 何字在古文中是虚词,意思很多,不同的意境有不同的意思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 正确的《岳阳楼记》原文和翻译
  • 答: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岳阳楼记 文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什么
  • 答:原文节选: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为传递更多家电数码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