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练习⑨

1、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 )。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宿命论观点

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 )。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

4、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说明(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绝对的

D.事物的相互作用引起事物运动

5、古诗“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化形式说明时间具有( )。

A.客观性

B.有限性

C.可知性

D.相对性

6、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

A.绝对主义

B.唯物主义

C.诡辩论

D.不可知论

7、新生事物是指( )。

A.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B.从旧事物中产生出来的东西

C.在形式和现象上都新的东西

D.一经产生就是强大、完善的东西

8、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是认识世界和( )。

A.发展经济

B.物质生产

C.构建和谐社会

D.改造世界

9、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10、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这句话说的是( )。

A.实践的绝对性

B.实践的相对性

C.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D.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11、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是( )。

A.庸俗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12、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

A.有用即真理

B.真理是有价值的

C.真理是永恒的

D.真理是万能的

13、(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14、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1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C.都是诡辩论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16、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主要方面

17、“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8、意识的本质是(  )。

A.各种感觉的综合

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D.“绝对精神”的体现

19、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反映了坚持( )的辩证统一。

A.物质和意识

B.运动和静止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D.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20、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2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

E.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操作系统

22、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E.社会规律没有客观性

2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实现了(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E.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2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E.实践使认识得以发展

25、下列说法中,表示时间一维性的有( )。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B.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D.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E.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6、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A.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

B.实践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C.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D.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E.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生动具体

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28、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深刻体现了( )的统一。

A.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

B.唯物主义与可知论

C.唯心主义与可知论

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E.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法

29、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30、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的( )。

A.根本属性

B.唯一特性

C.实在基础

D.存在方式

E.承担者

3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E.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32、实践的基本特征有( )。

A.物质性

B.直接现实性

C.自觉能动性

D.社会性

E.历史性

33、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E.存在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

34、规律的特点有( )。

A.客观性

B.稳定性

C.重复性

D.无条件性

E.普遍性

35、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 )。

A.真理问题不是价值问题,价值问题也不是真理问题

B.实现价值与坚持真理互为前提

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的

D.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引导的

E.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促进的

36、如果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否定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就会导致( )。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思想僵化

E.不可知论

37、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

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

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

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

D.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E.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38、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A.必须从实际出发

B.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C.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E.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9、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

A.矛盾双方直接等同

B.矛盾双方相互区别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E.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4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C.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

D.世界观就是方法论

E.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直接联系

41、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这种通过评价表明态度的认识活动,就是评价性认识活动。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包括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一般说来,由于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它们都是由人们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为实践取得成功服务的。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向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42、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性或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3、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44、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45、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互相联结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的前提;二是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只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代替,单方面不能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

#17050563158# 大工1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大工12春《大学英语2(远程英语2)》在线测试3做完了给发下谢谢! - ******
#郜单#[答案] 大工1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 单选:CADBDCAAAC 多选:1-10全部ABCD 判断:6、9选A,其余选B 大工12春《大学英语2(远程英语2)》在线测试 3 测试3::单选:DAACB DCACD BBBAB DCBAA 判断:BBAAB BBAAB

#1705056315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每日一题: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
#郜单#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分为两个方面 一,即本体论方面,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简言之,谁是本原] 对这个问题有两个不同的回答: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称唯物主义,认为精神是本原的称唯心主义.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绝对的.在本原意义上,物质指的就是自然界. 二,即认识论方面,人的意识能不能认识世界? [简言之,可知否]对这个问题也有两种不同回答: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并且可以正确认识的称可知论,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可以认识但不能正确认识的称不可知论.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也有一部分是可知论.在这个意义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不是绝对的.

#17050563158# 10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4选择题 - ******
#郜单# 1. 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C. 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2. 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B. 社会实践3.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B. 所有制基础不同4.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B. 对立统一规律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C. 实践性和阶级性6.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7. 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A. 主观反映9. 时间和空间是B.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10.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C.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7050563158# 谁有近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的题库及答案 先谢谢啦 - ******
#郜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

#1705056315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道简答题求解答案 答案好的话可以在加分 - ******
#郜单# 下面只写答案,不附加提问问题了 1: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统治、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建立了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依照马克思哲学,是物质和意识谁具有第一性. 包含内容: (1)精神...

#1705056315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 (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三章第二节,第四章第一节)简答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高的教育出版社. - ******
#郜单#[答案] 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它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

#17050563158# 急急急急!!~大工1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2.3的答案啊! ******
#郜单# 作业一、单选:CADBD CAAAC多选:1-10全部是ABCD判断:6、9选A,其余为B 大工1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的答案 单选:BACDBDBAAC 多选:1.3.4.5.10是全选ABCD,2 BCD,6 AD,7 AB,8 ABD ,9 ABC 判断:3、9选A,其余为B大工1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3的答案 单选:DABCD AAACA多选:除了3选ACD,其余全部ABCD判断:5、6、9选A,其余选B

#17050563158# 大工16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 ******
#郜单# 大工16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的参考答案:二、多选题1、AB 2、BC 3、ABCD 4、ABCD 5、ABCD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百...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练习⑨
  • 答:9、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10、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没有别的...

  • 马克思基本原理答案
  • 答: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

  • 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四个方面内容,如题,在线等,急求解!
  • 答:从它的,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 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 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 ...

  •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十天 快来把小妙招get起来_百度知...
  • 答:4、背诵 5、选择题 6、复习 7、坚持 方法/步骤 购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也可以不买,个人觉得了买了也不会看的,毕竟十天时间根本没时间看教材。查看目录,这么课主要分成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两部门 前三...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有什么?
  •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其前身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唯物...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详细完整版)
  • 答: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krLEF1jLzODCvvd3KWExA 提取码: ugzc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 者: 卫兴华 赵家祥 课程代码: 03709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3月 版 次: 1次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答:1、物质存在形式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2、实践本质原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主体能动性等特点)。3、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

  • 马哲基本原理
  • 答: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内容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 理论表达,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是什么?
  •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有层次的,大致说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揭示客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原理;二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的原理。我们是立足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因此要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诗句
  • 答:1.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 ⑴、是系统...

    为传递更多家电数码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