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之后,满语中的那些词汇被在汉语中保存了下来?

在中国多民族的语言中,满语属于不完善的小语种。满语为满洲人使用的语言,其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

汉语对满语的影响

满语中存在着大量来自汉语、蒙古语、藏语、梵语等语言的借词,其中尤以汉语借词数量巨大,有一种观点认为满语中的汉语借词占满语词汇的三分之一左右。


说到满语中的汉语借词,可追溯到满语的前身女真语。明代的《华夷译语》中,收录了八百多个女真词语,均用汉语标音,其中汉语借词约占10%。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开始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并自称满洲。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从辽阳迁都沈阳,整个辽东全部划入后金版图。清太宗天聪十年(1636年),建大清国,改元崇德。直至1644年入关前,这一个甲子的时间,是满族形成,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交往越来越频繁的时期。

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满族作为一个新兴民族,充满活力,蓬勃向上,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接受新鲜事务,学习了不少新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适应自己的发展,向其他先进民族学习、借鉴是必不可少的。满语中大量汉语借词的出现,是顺应这种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满清入主中原后,曾想在全国普及满语,但却没能成功。原因很简单,由于满语的词汇量不够,满清皇帝在治国理政时,很多号令用满语根本无法表达,朝廷为此十分尴尬。为了方便处理国事,满清皇族不得不向汉人学习汉语。

民族的融合逐渐改变着满语的地位,汉语日渐在汉满语言接触中处于强势地位。清军入关后,虽然朝廷力主满族人要说满语,但是北京话的影响力太大,没过几年,在北京住下来的很多满族人就以会说北京话为体面了。到康熙朝,满族人一张嘴都是一口流利的京片子。


康熙皇上看到汉语的普及,意识到会导致满语的失传,为此专门下旨要求满族官吏要学满语,但似乎效果不大,因为皇上自己个儿就喜欢汉语,做得好诗写得好文。康熙他爹顺治皇上的生母孝庄皇太后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康熙的生母慈和皇太后佟佳氏,是汉族大臣佟图赖的女儿,是汉军八旗,所以,康熙身上有满、蒙、汉三种血统,汉族占了一半。所以,他喜欢汉语也是有原因的。康熙的儿子雍正帝胤禛十分喜欢汉文化,他自幼学习并能使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而雍正的儿子乾隆皇帝更是对汉文化钟爱有加,他的汉文化修养甚至远超一般汉族官员。

到了清朝末年,会说满语的人还有,但懂满文的人就已然凤毛麟角了。20世纪80年代,要成立北京满文书院,有关人士对全国会满文的人进行了统计,全国不到100人,北京仅有30多人,而且年龄都在50岁以上。

满语对汉语的影响

两种语言接触后影响是互相的,只不过在满语和汉语的接触中,汉语处于强势地位,满语处于弱势地位,但是不等于说满语对汉语完全没有影响。

满语对汉语的影响是呈区域化的,女真族乃至后来的满族入关前一直聚居在东北,后来清军入关,又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因此,满语对汉语造成影响较大的地方主要就在这两块区域。随着民族的融合,满族和汉语难免互相碰撞,并在碰撞的过程相互渗透最后达到了融合。

我们通用的普通话,按照百科的解释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满语作为底层语言遗留在东北方言和北方方言中,这是满语对东北方言和北方方言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是满族对汉语普通话乃至世界语言宝库的一大贡献。

在如今的东北话和北京话中,仍然留着满语的痕迹。

北京语音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轻声和“儿”化韵。这个其实就是受到了满语的发音习惯以及音素的影响。轻声是因为满语是无声调语言,但是有轻重音的变化,而这个轻重音的变化规律就是“重轻”或者“重轻重”。“儿”化韵 是由于满语的音素比汉语的发音位置靠后并且有小舌颤音。

满语中一些深入生活的个别词汇,至今仍在北方方言中有所保留。例如,普通话中的膝盖,东北方言则为啵棱盖儿,是满语音”pelegar“音译过来的;普通话中意为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的一个孩子,东北方言为老嘎达,是满语音”lokata“音译过来的;普通话意为变质,东北方言为哈喇,如”剩菜隔夜了,都有哈喇味了“,是满语音”xar“音译来的。等等。



~

#13644127710# 懂清朝历史的进来一下,好吗? - ******
#印琪# 1c 2a 3c 4B. 5D 6B. 7B. 8无法回答,因为无图. 二 1顺治皇...

#13644127710#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国号的五行属性 - ******
#印琪# 中国的每个朝代都有相应的五行属性,不无属于一“德”.一个朝代的兴衰,也就是某五行的兴衰. 第一个朝代“夏”,五行属火.为何?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分属四方.春属东,为木.夏属南,为火.秋属西,为金.冬属北,为水...

#13644127710# 求教: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大清在中国,民国在台湾及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 ******
#印琪# 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正月,张弘范兵至崖山.南宋残军与元军在崖门海域展开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馀万,动用战船2千馀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南宋灭亡.二月初六日晨,崖门海域风雨交加,元军发动总攻,...

#13644127710# 清朝的官方语言是汉语还是满语? ******
#印琪# 清朝汉语、蒙古语、满语都是官方语言.其中满语是国语(称为清语、清书).清朝皇帝发布的诏书、法令都是满汉对照的.几乎没有单独的满文或者单独的汉语的.若是涉及到蒙古以及西藏新疆的文件都是满、汉、蒙三种文字对照.到了清朝末期才主要用汉语很少用满语了.

#13644127710# 材料“国语”即满语,因在清代又叫“清语”;骑射既能在骑马奔驰中射中箭靶的中心,是满族的民族特技.“国语骑射”是满族在统一全国时的有力工具.... - ******
#印琪#[答案] (1)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国语骑射是满族在统一全国时的有力工具”、“随着政权不断扩大和汉人增多,专用满文出现了众多不便,统治阶层也认识到要实现对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的统治,就要转变思想,推崇汉族传统思想统治体系即儒家思想...

#13644127710# 清代灭亡以后爱新觉罗氏全部改型换姓了吗? ******
#印琪# 清朝末代皇帝宣统未生子..下面是他的亲戚 都是爱新觉罗是的后裔 溥仪有三个弟弟,七个妹妹,分别如下:二弟 溥杰(1907年—1994年),字“俊之”.娶嵯峨浩,生两女,享年88岁.大妹 韫媖(1909年—1925年),嫁郭布罗·润良,...

#13644127710# 老梁解密:为什么清朝灭亡后国家反而陷入了军阀混战 ******
#印琪# 清朝末年满清对各地方政府的掌控就比较弱了,尤其南方,西北,西南等比较远的地区更是对满清中央政权阳奉阴违,满清朝廷已经无法完全掌控地方势力.满清倒台后,各地方势力更是没有了约束,在地方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军阀割据的状况

#13644127710# 清朝灭亡后,皇室宗亲都去了哪里 - ******
#印琪# 爱新觉罗这个姓氏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没有当初荣辱的色彩了,如今爱新觉罗氏的后代多达几十万人,纯正血统很难保障,渐渐与普通人无异.真是应了那句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像启功先生那样不吃祖宗饭的人有之,值得敬佩,但有些人会特别利用自己的爱新觉罗“皇亲国戚”身份吸引眼球搏出位,都是出于利益考量罢了.

  • 大清灭亡之后,满语中的那些词汇被在汉语中保存了下来?
  • 在中国多民族的语言中,满语属于不完善的小语种。满语为满洲人使用的语言,其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汉语对满语的影响 满语中存在着大量来自汉语、蒙古语、藏语、梵语等语言的借词,其中尤以汉语借词数量巨大,有一种观点认为满语中的汉语借词占满语词汇的三分之一左右。说到满语中的汉语借...

  • 大清灭亡后,八旗子弟和格格都去哪儿了?为何满语也消失了?
  • 而满语也只是不适应时代发展,被淘汰了。01 大清灭亡之后,八旗子弟便失去了富足的生活,依靠变卖宝贝度日。而还有一些不是贵族的满人,便只能自己到处寻找谋生的机会。有数据显示,在民国时期北平的九千名警察里面,有六千多人都是满人。同时,满清八旗子弟与格格们在清朝灭亡后,开始将自己的姓氏改成汉姓...

  • 大清灭亡之后,皇室一族和满族八旗都改成姓什么了
  • 在满族的语言中,爱新觉罗是指他们的觉罗族如同金子一般的高贵神圣。所以在清亡之后,这个曾经的皇室就把“金”作为更改后的族姓。在满语中,钮钴禄代表的是狼。所以,“郎”就成了他们改之后的姓。叶赫那拉就是慈禧的族姓,大清毁在她手上之后,家族的族人大都改姓“那”了。齐佳氏是清朝的贵族中...

  • 大清灭亡后,为何大部分爱新觉罗后裔都改成金姓?
  • 爱新觉罗姓氏的大部分后人改成了金姓。这个很好理解,女真族和宋朝的金血脉相连,努尔哈赤率领部族起以后也是号称为后金。爱心在满语中就是黄金的意思。爱新觉罗的后人们,有些人放不下家族的荣耀与自尊,一直以贵族自居。有些人则希望其他人忘掉他们先祖的荣耀,把他们当做普通人看待,当做社会主义一个普通...

  • 清灭之后,满族八旗子弟都改成什么姓氏了?
  • 首先是佟佳氏。这个姓氏其实起初是姓佟的汉族人,清军入关后,被编入汉八旗后就主动改为满姓,满清覆灭后又更改回来。更改回来的姓氏不仅有佟氏还有童、董、赵、高等姓氏。其次是瓜尔佳氏。瓜尔佳氏在满族中当属人口众多,家族兴旺的姓氏了,满清灭亡后,改的姓氏五花八门的,有关、石、鲍、汪、李、高...

  • 大清灭亡之后,皇室一族和满族八旗都改成了什么姓?
  • 其次八大旗中最大的一个旗佟佳氏,佟佳氏——辽东大姓,爱新觉罗氏也是佟佳氏的分支,佟佳氏在满清灭亡以后也纷纷改姓,本来佟佳氏就是姓佟汉人的后代,而在清朝灭亡以后,佟佳氏也恢复了佟姓,也有改姓童的。瓜尔佳氏,改的姓氏数目繁多,有些还无从考证,有姓关的,有姓石的,高,白,什么姓都有。马佳氏...

  • 清朝灭亡后,满族人纷纷改姓,他们都改成了什么姓?
  • 至清朝的覆灭,为了生存,也为了追求潮流,仅剩下的那些还在使用满族传统姓氏的人也纷纷将姓氏汉化,甚至连曾冠名天下的"爱新觉罗",也转变为了"肇"、"金"、"罗"、"海"、"洪"等汉姓。总的而言,在清朝灭亡后,历经数百年的满族姓氏的汉化迎来了自己的大结局。原本多音节且带有浓烈民族色彩的传统姓氏,...

  • 清朝多少年 清朝灭亡哪一年
  •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至此清朝灭亡。清朝国号1605年努尔哈赤第一次称“建州国”,也第一次称“国王”;次年进号“昆都仑汗”(恭敬汗)。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亦称为大清国。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的鲍明认为“大清” 国号实源自满语中的蒙古语借词“代青...

  • 明朝灭亡很多人姓朱,为何清朝灭亡后,爱新觉罗都要改姓?
  • 在清朝灭亡后,当时曾经的皇帝和贵族些,也都变成了平民,他们没有了以前尊贵的身份地位,变得和普通的平民百姓一样,自己养活自己。因为他们之前的所作所为,导致他们在这期间之后的生活,他们因为这个姓氏会遭到普通百姓的嫌弃,百姓听来买东西或者是找工作的人姓爱新觉罗,并没有好的态度对待,也因为...

  • 大清灭亡之后,清朝皇族子孙去了哪里呢?
  • 而如果要当平民,第一件事自然是改名换姓,隐瞒原来的旗人身份,因为继续保持皇族的姓氏是会受到排斥的,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面曾经说过,清朝灭亡后,时常听说满族到处受到排斥,而爱新觉罗中的“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的意思,因此皇族改姓金,不然就找不到职业。爱新觉罗中的皇族们改姓以后,大多数...

    为传递更多家电数码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