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纪到西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时期;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
学习方法:
1、反复诵读,大声朗读,加深体会,出声背诵,巩固记忆;
2、多了解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例如季节、时代、地名等等;
3、多去查阅字典,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增强我们对文言词语基本意思和用法的理解;
4、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喜爱文言,培养兴趣。
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
#19376245986#
木塔上在文言文中是什么 - ******
#裴瑾# 木塔是白话文,并不是文言文.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
#19376245986#
中国古人说话是汉语还是文言文 ******
#裴瑾# 文言文也是汉语,中国古人说话是白话文,就像三国演义、水浒传上人物对话一样,不过写文章用的就是文言文,白话文是口语,文言文是书面语.
#19376245986#
清朝以前人们普通交流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 ******
#裴瑾# 文言文是针对读书人来说的,也就是古代的读书人写文章的时候都需要用到文言文,讲话用到文言文,感到很自豪,证明他是读书人,是读的圣贤书长大的,每天之乎者也的 白话:顾名思义白话不象文言文那么难懂,但是比文言文要通俗,要易懂.文言文是读书人的产物,白话是老百姓的语言哦~
#19376245986#
精卫填海文言文中,"文首"和"白喙"和"赤足"是什么意思 - ******
#裴瑾#[答案] "文首":头上有花纹.文,花纹. "白喙":白色的嘴.喙(huì):鸟嘴. "赤足":红色的脚.
#19376245986#
师说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 ******
#裴瑾# 水道多绝,难行,可译为"和"以 1: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例如.用作连词.用法和"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在""从".(《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
#19376245986#
"故","尤"在古文(文言文)中的所有意思 - ******
#裴瑾#[答案] 故:1、原来.旧时的 故,旧也.——《广韵》2、所以、因此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死亡、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9376245986#
"曲突徙薪"文言文,不者,且有火患的且字解释是 什么? - ******
#裴瑾#[答案] 将要,就有
#19376245986#
"而、然"在这些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文言文、速求)1.而: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暮而果大亡其财() 丁壮者引弦而战() 舌一吐而二虫尽... - ******
#裴瑾#[答案] 1、修饰,无意义 修饰,无意义 表顺承 表顺承 表结果 并列 就 并列 而且 递进 2、 ----的样子 这样 -------的样子 就这样
#19376245986#
文言文藡莫什么意思 - ******
#裴瑾# 藡莫二字即是“亲疏”或“可与不可”的意思.例如: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藡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意为君子对于天下人,无亲无疏(没有可与不可),惟义之所在,与相亲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