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装置如图(a)所示.(1)本实验是通过______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

(1)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可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通过位移传感器测得小车的v-t图象,v-t图象的斜率等于小车的加速度.
(2)由图(b)所示a-
1
M
图象可知,图象不过原点,在横轴上有截距,这是由于:轨道倾斜,左端偏高或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偏大造成的,故BD正确;
故答案为:(1)改变钩码的个数;图象的斜率;(2)BD.

在“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1)如图(左)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实验采用分体式位移传感器,其发~

(1)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应该固定在轨道上.所以其发射部分是图中的①,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是②部分.(2)a= F-f m a-F图线的斜率的倒数即物体的质量,所以m= 1 k =0.77kg故答案为:(1)①,②(2)m=0.77kg

(1)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应该固定在轨道上.所以图中①是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部分,②是位移传感器的接收器部分.本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所以通过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通过在小车上加配重片来改变小车的质量.(2)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处于静止,说明小车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抵消呢.该组同学实验操作中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个步骤.所以造成图中直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a=F?fma-F图线的斜率的倒数即物体的质量,所以m=1k=0.77kg故答案为:(1)发射器、接收器、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在小车上加配重片.(2)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约0.77.

#15950826649# 如图1所示,用DIS研究两物体m1和m2间的相互作用力,m1和m2由同种材料构成.两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 ******
#谷怡# 以两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向右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F2=(m1+m2)a,即:kt+2-2=(m1+m2)a,加速度为:a= ktm1+m2,以m2为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2=m2a,则:F=F2+m2a=2+ km2 m1+m2t,与图示F-t图象可知,图象的斜率为 km2 m1+m2,图象纵轴截距为:b=2N;故答案为: km2 m1+m2;2.

#15950826649#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小题1:在该实验 - ******
#谷怡# 小题1:小车的质量 小车的合力小题2:1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力成正比2C……2分分析:①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控制小车的质量保持不变;平衡摩擦力后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②控制实验所控制的变量,分析图象,根据图...

#15950826649#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你所采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 - ******
#谷怡#[答案]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有三个独立变量,质量、合力、加速度; 先控制质量m一定,研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 在控制合力F一定,研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 故答案为:变量控制法.

#15950826649# 在用DIS研究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时:(1)请按实验的顺序填写下列步骤:______.①用天平测小车的质量.②处理实验数据(包括画图象),归纳得出结论... - ******
#谷怡#[答案] (1)对于实验步骤要先安装器材,再进行实验的逻辑顺序进行,不能颠倒逻辑顺序,要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故其顺序为:①⑥⑤④③②. 该实验是用DIS研究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不需要保持钩码的大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重复实验这一步骤. (2...

#15950826649#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使用气垫导轨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小噪声B.减小滑块速度C.增加摩擦 - ******
#谷怡#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传统实验装置中,我们需要抬高木板的一端,使得小车重力沿斜面得分力等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即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使用气垫导轨后,可以大大减小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所以使用气垫导轨的主要目的是减小摩擦力.故选:D.

#15950826649# 在“用DIS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本实验是研究小车在 - -----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 - ******
#谷怡#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时,合力是一定的; 故答案为:受力. (2)通过改变配重片质量来改变小车和配重片整体的质量; 故答案为:小车和配重片. (3)由于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故接收器应该固定在轨道上; 故答案为:接收器.

#15950826649#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使用气垫导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
#谷怡# 牛顿第二定律F=ma,F为合力,实验中假定为重物的质量,这样必须减小摩檫力的影响,选D

#15950826649#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 - ******
#谷怡# 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合=ma 3.几点说明: (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2)F=...

#15950826649#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是用小桶和沙还是砝码?为什么还要用天平? - ******
#谷怡#[答案] 用砝码,因为准.用法吗的话应该就不用天平了.

#15950826649# 图示为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由气垫导轨、两个光电门、滑块和沙桶等组成.光电门可以测出滑块分别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导轨标尺可... - ******
#谷怡#[选项] A. 用该装置可以测出滑块的加速度 B. 用该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要保证拉力近似等于沙桶的重力,因此必须满足m<

  • 在“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装置如图(a)所示.(1)本实验是...
  • 答:(1)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可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通过位移传感器测得小车的v-t图象,v-t图象的斜率等于小车的加速度.(2)由图(b)所示a-1M图象可知,图象不过原点,在横轴上有截距,这是由于:轨道倾斜,左端偏高或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偏大造成的,故BD正确;故答案为:(1)改变钩码的个数;...

  • 在“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1)如图(左)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实...
  • 答:(1)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应该固定在轨道上.所以其发射部分是图中的①,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是②部分.(2)a= F-f m a-F图线的斜率的倒数即物体的质量,所以m= 1 k =0.77kg故答案为:(1)①,②(2)m=0.77kg ...

  • 在用DIS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利用了___的科学思想方法
  • 答:本实验通过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通过在小车上加配重片来改变小车的质量.故答案为:位移;发射器;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在小车上加配重片.

  • 关于“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1)如图1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图中...
  • 答:(1)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应该固定在轨道上.所以图中①是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部分,②是位移传感器的接收器部分.本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所以通过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通过在小车上加配重片来改变小车的质量.(2)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

  • 关于“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右图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图中固定...
  • 答:位移,发射器,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在小车上加配重片 图中固定在小车上的是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部分,实验中小车的拉力来源于钩码的重力,所以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的拉力,通过在小车上增减配重片来改变小车的质量。

  • ...其中正确的是( ) A.在用DIS实验系统“验证牛顿第二定
  • 答:A、在用DIS实验系统“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一般把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把接收器固定在平板上,故A错误;B、弹簧秤测量的F 1 和F 2 的两个力之间的夹角过大和过小都会增大实验误差,故B错误;C、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很关键的地方是要保证小球能够水平飞出,只有水平飞出时小球才...

  •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使用气垫导轨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小噪声...
  • 答: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传统实验装置中,我们需要抬高木板的一端,使得小车重力沿斜面得分力等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即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使用气垫导轨后,可以大大减小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所以使用气垫导轨的主要目的是减小摩擦力.故选:D.

  • 在“用DIS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本实验是研究小车在...
  • 答:(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时,合力是一定的;故答案为:受力.(2)通过改变配重片质量来改变小车和配重片整体的质量;故答案为:小车和配重片.(3)由于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故接收器应该固定在轨道上;故答案为:接收器.

  •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使用气垫导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答:减少摩擦力

  •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平衡摩擦力是什么意思?它又是怎么平衡的
  • 答:平衡摩擦力的目的是为了人为创设一个“物体只受拉力作用”的物理情景,排除干扰因素,探究加速度a,拉力F,质量m三者间的关系。惯常做法是将不带定滑轮一端垫起适当高度,使小车刚好能够匀速运动。此时的摩擦力恰好被“下滑力”平衡。(高中物理老师为你解答)

    为传递更多家电数码信息,若有事情请联系
    数码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