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假字,同“燃”,燃烧。2、指示代词,这样。3、表肯定,对的。4、副词,竟,便。5、连词,表示转折,可是。6、助词,用于句尾,表示比拟。7、助词,用于形容词和副词之后,表示状态。8、助词,表示肯定,相当于“焉”。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另外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祝学习进步!
与在文言文中作动词:赐与与在文言文中作介词:跟、和、及参与的意思作助词:和、同
“斯”在文言文中有几种意思?~
古义:
1、劈;砍。《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2、扯裂。《广雅》:斯,裂也。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
3、分开。《庄子》: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
4、距离;离开。《列子·黄帝》: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5、这,这个。《尔雅·释诂》:斯,此也。
6、则,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淮南子》: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
扩展资料古文引用:
1、《小雅·斯干》先秦:佚名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翻译:前有潺潺小溪水欢快流过,后有幽幽终南山沉静座落。山水之间有翠竹摇曳生姿,也有茂密松林在风中缄默。宽厚的兄长和知礼的贤弟,彼此情深义长亲密无间隔,没有我算计你来你算计我。
2、《小雅·何人斯》先秦:佚名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翻译: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人啊?我只知道他的心肠太阴险。他为什么偷偷去我的鱼梁,却不愿意迈进我家的门槛?请问这小哥你是谁的跟班?原来他是唯暴公马首是瞻。
3、《陋室铭》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4、《洛神赋》魏晋: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翻译: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
5、《采薇》先秦:佚名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翻译: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与在文言文中作动词:赐与
例: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与在文言文中作名词:
例:与,党与也。从舁从与。与声。——东汉·许慎《说文》
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东汉·许慎《史记》
群臣连与成朋。——《汉书》
王夺之人,霸夺之与,疆夺之地。——《荀子》
与在文言文中作介词:跟、和、及
例: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
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与城为殉。——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参与的意思
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运·大同》
怀嬴与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蹇叔之子与师。(与师,参军作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作助词: 和、同
例: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
岂非士之愿与?——《史记·蔡泽传》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17397532843#
“爱”用文言文怎么说? - ******
#官萱# ”爱”用文言文表示有以下几种: 1、爱.如唐代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意思:我非常敬爱孟老夫子,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2、慕.如先秦《九歌》屈原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意思...
#17397532843#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几种意思及例句 - ******
#官萱#[答案] 文言虚词用法举例 最新《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是二十个虚词 一、连词:表七种关系 1、表承接关系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
#17397532843#
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之有哪几种意思在文言文中.在文章中怎么分辨这个之是什么意思 - ******
#官萱#[答案] 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 2.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3.他,她,它(们),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4.往,到.去,如《逍遥游》“奚...
#17397532843#
文言文中的“诣”有几种意思 - ******
#官萱#[答案] 诣 yì〈动〉 (1) (形声.从言,旨声.本义:前往,去到) (2) 同本义 诣,候至也.——《说文》 诣,进也.——《小尔雅》 未得诣前.——《汉书·杨王孙传》.注:至也.” 诣,至也.——《苍颉篇》 吏遂缚诣县.——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先主遂诣...
#17397532843#
文言文中(之)有几种意思 - ******
#官萱#[答案] 7种.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度外.等闲视~. 5.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虚用,...
#17397532843#
文言文《学弈》中“之”的用法在本课中,“之”有几种意思? - ******
#官萱#[答案] 通国之善弈也-----助词,的 惟弈秋之(为)听-----表倒装 一人虽听之-----结构助词,不译 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它,代指鸿鹄 虽与之俱学-----代词,他,指前一人 弗若之矣----同上
#17397532843#
文言文中"坐"有哪些意思 - ******
#官萱# ①<动>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臂部靠在脚后跟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②<动>坐(在座位上).《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③<名>座位.《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坐...
#17397532843#
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
#官萱# 有两种意思.① 说话,动词,比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② 话语,名词,比如“此语怎如郤正所教相似”.满意的话请采纳我的答案
#17397532843#
“为”在文言文中有哪几种常见的意思?急,如果可以,顺便告诉我“然”,“以”,在文言文中各有哪几种常见的解释.拜托在后天之前回答我! - ******
#官萱#[答案] 【为】 ⑴成为,变成.⑵做.⑶作为,当作.⑷是.⑸以为,认为.⑹被.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⑻指心理活动.⑼有.(11)治理.(12)装作.(13)为了.(14)给,替.(15)对,向.(16)因为.(17)则“于”,在,当. 「为市」谈交易.例:一人...
#17397532843#
一个对字一个心字是什么字 - ******
#官萱# 是“怼“[duì] 字.部首为: 心 五笔: CFNU “对”和“心”组成上下结构,合在一起是“怼”字. 怼是怨恨的意思,表示为心里的抵触.可以简单记为,心里面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情的不满,慢慢形成了怨恨想要去怼人怼事. 北方方言中多用“㨃”来表达“用手推撞”或者“用语言拒斥反驳”的意思,读音为“duǐ“. 读duì时,用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意思: (1)〖动〗怨恨 (2)〖动〗狠戾,违逆 (3)〖形〗凶狠